• 橘核2022-10-07 19:09:22

    中药材“橘核”。性状:本品略呈卵形,长0.8~1.2cm,直径0.4~0.6cm。表面淡黄白色或淡灰白色,光滑,一侧有种脊棱线,一端钝圆,另端渐尖成小柄状。外种皮薄而韧,内种皮菲薄,淡棕色,子叶2,黄绿色,有油性。气微,味苦。贮藏:置干燥处,防霉,防蛀。炮制:橘核:除去杂质,洗净,干燥。用时捣碎。 盐橘核:取净橘核,照盐水炙法(附录Ⅱ D)炒干,用时捣碎。鉴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橙皮2022-10-07 19:09:21

    中药材“橙皮”。别名:黄果皮、理陈皮(《滇南本草》)。出处:《岭南采药录》。性状:完整果皮呈瓣状,略似陈皮,但较厚实,厚者可达2~3毫米。外表金黄色,粗糙,有多数凹下的油腺,比陈皮粗大,分布亦较疏。内表色白,附着有细小黄色的筋络,不易剥落。体柔实、润泽,易折碎。气芳香,味苦。以颜色金黄、无斑点、完整成张者为佳。毒性:曾有报道,儿童吃了大量橙皮可引起强烈的肠绞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橙子皮2022-10-07 19:09:20

    中药材“橙子皮”。出处:《开宝本草》。化学成分:果皮含橙皮甙、挥发油、果胶、胡萝卜素等。挥发油中主要为牻牛儿醛、柠檬烯等;还分离到大牻牛儿烯B、大牻牛儿烯D和双环大牻牛儿烯。性味:苫辛,温, ①《食疗本草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檀香2022-10-07 19:09:20

    中药材“檀香”。别名:白檀、白檀木。性状:本品为长短不一的圆柱形木段,有的略弯曲,一般长约1m,直径10~30cm。外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,光滑细腻,有的具疤节或纵裂,横截面呈棕黄色,显油迹;棕色年轮明显或不明显,纵向劈开纹理顺直。质坚实,不易折断。气清香,燃烧时香气更浓;味淡,嚼之微有辛辣感。贮藏:置阴凉干燥处。炮制:除去杂质,镑片或锯成小段,劈成小碎块。鉴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橡木皮2022-10-07 19:09:19

    中药材“橡木皮”。别名:栎木皮(《本草拾遗》),栎树皮(《日华子本草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橘白2022-10-07 19:09:19

    中药材“橘白”。出处:《本草便读》。性状:干燥内层果皮呈黄白色海绵状的薄层块片,内表面常有橘络的痕迹。质疏松轻软,有弹性。气芳香,味微苦而甘。以片大、质轻软者佳。性味: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檀根2022-10-07 19:09:18

    中药材“檀根”。出处:《本草拾遗》。生境分布:生长于山坡、溪边及山沟旁边的林地。分布江西、河南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、山东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黄檀,又名:檀、水檀(《本草拾遗》),望水檀(《群芳谱》)。 乔木,高7~20米。树皮暗灰色,粗糙而成薄片剥落;小枝绿灰色,平滑无毛.有皮孔。单数羽状复叶,互生;小叶7~13,总叶柄圆筒状,平滑无毛;小叶倒卵形,长4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橹罟子2022-10-07 19:09:18

    中药材“橹罟子”。别名:露兜子(《岭外代答》),竻波罗(《岭南采药录》),假菠萝(《生草药手册》),山波罗(《岭南草药志》),野菠萝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海边地区。分布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,产广东,广西。原形态:露兜树,又名:路兜勒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龙般竻、朗古(《本草求原》),竻角、芦剑、荣兰(《岭南采药录》)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母猪草2022-10-07 19:09:17

    中药材“母猪草”。别名:山黄连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地阴处潮湿地,或疏林下岩石旁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原形态:耳状人字果,多年生直立草本,无毛。根状茎横走,黑褐色,质坚硬,有多数细根。基生叶少数,在果期常枯萎;叶柄长511cm;叶为二回鸟趾状复叶;中央一回指片菱形,长1.86cm,宽1.55cm,中上部有浅牙齿,侧生指片有小叶2枚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欧活血丹2022-10-07 19:09:17

    中药材“欧活血丹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谷草地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新疆。原形态:欧活血丹,蔓生草本,匍匐逐节生根。茎上升,高14017cm,四枝形。叶草质;茎基部逐节生根。茎上升,高1017cm,四棱形。叶草质;茎基部的叶较小,叶片近圆形,叶柄长3.54.5cm,被极细疏生的人到钩状毛;茎上部较大,叶片肾形或肾脏圆形,和0.81.3cm,宽约2m,先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