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淫羊藿根2022-10-07 19:05:17
中药材“淫羊藿根”。别名:羊藿根(《分类草药性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淡竹笋2022-10-07 19:05:17
中药材“淡竹笋”。别名:中母笋(孟诜)。出处:汪颖《食物本草》。归经:入肺、胃经。 ①《本草再新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淡豆豉2022-10-07 19:05:16
中药材“淡豆豉”。性状:本品呈椭圆形,略扁,长0.6~1cm,直径0.5~0.7cm。表面黑色,皱缩不平。质柔软,断面棕黑色。气香,味微甘。贮藏:置通风干燥处,防蛀。炮制:取桑叶、青蒿各70~100g,加水煎煮,滤过,煎液拌入净大豆1000g 中,俟吸尽后,蒸透,取出,稍凉,再置容器内,用煎过的桑叶、青蒿渣覆盖,闷使发酵至黄衣上遍时,取出,除去药渣,洗净,置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清明菜2022-10-07 19:05:16
中药材“清明菜”。别名:铜钱花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8004700的山坡、草地及林下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四川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淡黄香青 多年生草本,高1022cm。根状茎细长,木质;匐枝细长,有膜质鳞片状叶及顶生的莲座关叶丛。茎直立或斜升,具白色蛛丝状绵毛。功座状叶倒披针状长圆形,长1.55cm,宽0.51cm,下部渐狭成长柄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淡竹根2022-10-07 19:05:15
中药材“淡竹根”。别名:恒生骨(《石药尔雅》)。出处:《本草拾遗》。性味:《日华子本草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深山不出头2022-10-07 19:05:14
中药材“深山不出头”。别名:独脚莲、石上莲。生境分布:广东。性味:微酸、甘,凉。功能主治:解毒,散瘀,消肿。 胃痛:1两,水煎服。 骨髓炎:加米酒各适量,捣烂敷患处,每日一次。 跌打损伤,疮疡肿毒:适量捣烂外敷患处或酒浸过药面外擦患处。别名:葛菌、葛藤菌、地重楼、石上莲、独脚莲、山狗球、天麻公子、仇人不见面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1002000m的密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淡竹壳2022-10-07 19:05:14
中药材“淡竹壳”。别名:淡竹箨(《纲目拾遗》)。出处:《纲目拾遗》。功能主治:《纲目拾遗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淡花当药2022-10-07 19:05:13
中药材“淡花当药”。别名:獐牙菜、加达、当药、水黄连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502600m的阴湿山坡、林下、田边或谷地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及陕西、青海、甘肃、山东、江苏、河南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一年生草本,高2070cm。茎直立,四棱形,棱上有窄翅,分枝多,细弱,斜升。叶对生;无柄;叶片线状披针形至线形,长14.5cm,宽1.59mm,两端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淫羊藿2022-10-07 19:05:12
中药材“淫羊藿”。别名:三枝九叶草、仙灵脾、牛角花、三叉风、羊角风、三角莲。性状:淫羊藿:茎细圆柱形,长约20cm,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色,具光泽。茎生叶对生,二回三出复叶;小叶片卵圆形,长3~8cm,宽2~6cm;先端微尖,顶生小叶基部心形,两侧小叶较小,偏心形,外侧较大,呈耳状,边缘具黄色刺毛状细锯齿;上表面黄绿色,下表面灰绿色,主脉7~9条,基部有稀疏细长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涩草2022-10-07 19:05:12
中药材“涩草”。别名:锦标草、金钱标。出处:《四川中药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长于高山之阳坡。分布云南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。根极租,微弯,淡黄色,直径约1.5厘米。单数羽状复叶,基生;羽轴长8~13厘米,被白色细长柔毛;小叶通常11~16对,疏密不等,互生,无柄,长圆形至长椭圆形,长1.5~2.5厘米,宽8毫米,先端钝圆,边缘有密尖锯齿,两面均被银灰色丝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