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牛尾蒿2022-10-07 19:03:26
中药材“牛尾蒿”。别名:野蒿、茶绒、紫杆蒿、指叶蒿、水蒿、艾蒿、米蒿。出处:牛尾蒿见载于《植物名实图考》十二卷,云...
查看详情 >> -
牛戳口2022-10-07 19:03:25
中药材“牛戳口”。别名:老牛锉、千针草、大蓟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401100m的山坡草地、林缘及草甸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及河北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野蓟 多年生草本,高40150cm。不定根可发育成萝卜状的块根。茎直立,分枝或不分枝,被多细胞长或短节毛,上部(特别是接头状花序下部)灰白色,有稠密的绒毛。基生叶和下部茎生叶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牛白藤2022-10-07 19:03:25
中药材“牛白藤”。别名:广花耳草、土五加皮、涂藤头、土加藤、大叶亚婆巢、接骨丹。性味:甘、淡,凉。功能主治:根、藤:祛风活络,消肿止血。用于风湿关节痛,痔疮出血,疮疖痈肿,跌打损伤。 叶:清热祛风。用于感冒,肺热咳嗽,肠炎;外用治湿疹、皮肤瘙痒,带状疱疹。用法用量:根、藤、叶均为0.5~1两;叶外用适量,煎水洗患处。别名:有毛鸡屎藤、脓见消、癍痧藤(《广西药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牛皮2022-10-07 19:03:24
中药材“牛皮”。出处:出自《食医心镜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1.其性格温驯,生长较快。食植物性饲料。 资源分布:1.全国各地均有饲养。 2.全国大部分地区均饲养,以南方水稻田地区为多。原形态:1.黄牛,体第1.52m,体重一般在280kg左右。体格强壮结实,头大额广,鼻阔口大,上唇上部有两个大鼻孔,基间皮肤硬而光滑,无毛,称为鼻镜。眼、耳都较大。头上有角1对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牛王肺筋草2022-10-07 19:03:24
中药材“牛王肺筋草”。别名:豨莶草、山甘草、大黑理肺散、土玄参、豨仙草、白升麻、灯笼大秦艽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6003200m的山坡、灌丛、草地及沟边等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甘肃、安徽、湖北、湖南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南方糙苏,多年生草本,高达150cm。根增厚,须根肉质。茎多分枝,四棱形,具浅槽,疏被向下短硬毛,常带紫红色。叶对生;具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牛毛毡2022-10-07 19:03:23
中药材“牛毛毡”。别名:松毛蔺。性味:辛,温。功能主治:发表散寒,祛痰平喘。用于感冒咳嗽,痰多气喘,咳嗽失音。用法用量:0.3~1两。出处:《分类草药性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水畔、池塘边,分布几遍全国。原形态:一年生草本。匍匐根茎极细。秆丛生,极细密,高2~12厘米。叶鳞片状,具鞘,鞘微红色,膜质,管状,高5~15毫米。小穗卵形,长3毫米,先端钝,淡紫色;花数朵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牛耳大黄2022-10-07 19:03:23
中药材“牛耳大黄”。别名:土大黄、牛舌头叶、金不换。性味:苦、酸,寒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凉血止血,通便,杀虫。用于肺结核咳血,急性肝炎,痢疾,便秘,功能性子宫出血,痔疮出血,痈疖疮疡;外用治腮腺炎,神经性皮炎,疥癣,烧伤,外伤出血。用法用量:0.3~1两;外用适量。别名:土大黄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,四季菜根(《四川中药志》),火风棠(《重庆草药》),羊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牛肠2022-10-07 19:03:22
中药材“牛肠”。出处:《本草蒙筌》。功能主治:《本草蒙筌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牛眼珠2022-10-07 19:03:22
中药材“牛眼珠”。别名:牛眼球、牛目周、牛眼睛、车前树、狭叶马钱。性味:苦,寒。有大毒。功能主治:通经络,消肿,止痛。用于风湿关节疼痛,手足麻木,半身不遂;外用治痈疽肿痛,跌打损伤。用法用量:1.5~3分,配入丸散中服用。备注:(1)本品含番木鳖碱和马钱子碱,不可长期服用,过量可致颈面僵硬,瞳孔散大,呼吸急促,轻微刺激可引起抽搐和角弓反张,痉笑,震颤等中毒症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牛脑2022-10-07 19:03:21
中药材“牛脑”。出处:《别录》。性味:《纲目》: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