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茱苓草2022-10-07 18:46:20

    中药材“茱苓草”。性味:苦,平。功能主治:调经活血,清热明目,利小便。用于月经不调,痛经,头晕,失眠,小便不利,淋症,崩漏,白带,痢疾,腹痛。用法用量:2~4钱,水煎服,亦可研粉冲服。出处:《陕西中草药》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30厘米左右。茎直立,细瘦,圆柱形,黄绿色。单叶对生,4~5对,疏生茎上;叶片线状披针形,长约3厘米,宽约3毫米,先端钝尖,基部略狭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茱卷皮2022-10-07 18:46:20

    中药材“茱卷皮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4501200m的阴坡谷地混交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等地。原形态:落叶桢楠高大乔木,高达28m。枝粗壮,暗褐色,无毛;顶芽近球形,外部的鳞片宽卵形,内面的鳞片较长,有黄褐色绢毛。叶互生或在当年生枝上轮生;叶柄稍粗,长13cm;叶片倒卵状长椭圆形,长1424(32)cm,宽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茳芒2022-10-07 18:46:21

    中药材“茳芒”。出处:《别录》。生境分布:生山坡路旁,现多栽培。分布山东、河北、浙江、湖北、四川、广东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茳芒决明(《纲目》),又名:槐叶决明。 灌木或亚灌木,高1~2米,分枝多,通常被毛。双数羽状复叶,互生;叶柄基部上有1个腺体;托叶卵状披针形,早落;小叶10~20枚,长椭圆形或长卵形,长1.7~4.2厘米,阔0.7~1.2厘米,先端急尖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茶子2022-10-07 18:46:21

    中药材“茶子”。别名:茶实(《续名家方选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化学成分:种子含皂甙,水解得茶皂醇、茶皂醇B、茶皂醇C、茶皂醇D、茶皂醇E、山茶皂甙元B、山茶皂甙元D、小量黄酮类化合物。子苗含茶氨酸。性味:《纲目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茖葱2022-10-07 18:46:22

    中药材“茖葱”。别名:格葱(《千金·食治》),山葱(《唐本草》),隔葱、鹿耳葱(《救荒本草》)。出处:《唐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野林荫、草甸。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湖北、四川、甘肃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。鳞茎长椭圆形,鳞茎皮成丝网状。叶具长柄,长卵形或长椭圆形,全缘,质软而平滑,稍带粉白色;平行脉。花茎长30~60厘米:花小,绿白色乃至淡紫色,簇生于茎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茯神木2022-10-07 18:46:22

    中药材“茯神木”。别名:黄松节(《药性论》),松节(《脚气治法总要》),茯神心(《卫生宝鉴》),茯神心木(《本草备要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茭白2022-10-07 18:46:23

    中药材“茭白”。别名:出隧、蘧蔬(《尔雅》),绿节(《西京杂记》),菰菜、茭首(孟诜),菰首(《本草拾遗》),菰笋、菰手、茭笋(《本草图经》),茭粑(《纲目》),茭瓜、茭耳菜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。出处:《本草图经》。生境分布:生长于湖沼水内。分布我国南北各地。原形态:菰(《别录》)又名:蒋草(《说文》),菰蒋草、茭草(陶弘景)。 多年生草本。具根茎,须根粗壮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茜草2022-10-07 18:46:23

    中药材“茜草”。别名:锯锯藤、拉拉秧、活血草、红茜草、四轮车、挂拉豆、红线草、小血藤、血见愁。性状:本品根茎呈结节状,丛生粗细不等的根。根呈圆柱形,略弯曲,长10~25cm,直径0.2~1cm;表面红棕色或暗棕色,具细纵皱纹及少数细根痕;皮部脱落处呈黄红色。质脆,易折断,断面平坦皮部狭,紫红色,木部宽广,浅黄红色,导管孔多数。无臭,味微苦,久嚼刺舌。贮藏:置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茯苓皮2022-10-07 18:46:24

    中药材“茯苓皮”。别名:苓皮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性状:茯苓皮多为长条状,大小不一,外面黑褐色或棕褐色,有疣状突起,内部白色或灰棕色。体软质松,具有弹性。性味:甘淡,平。 《四川中药志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茴香根2022-10-07 18:46:25

    中药材“茴香根”。出处:《本草图经》。化学成分:根含挥发油。油含莳萝油脑、α松油烯、γ松油烯、异松油烯、α蒎烯、β蒎烯。β月桂烯、α水芹烯、对聚伞花素、柠檬烯等。尚含棕榈酸豆甾醇酯,5甲氧基呋喃香豆精、豆甾醇、伞形花内酯。性味:辛甘,温。 ①《草木便方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