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秦皮2022-10-07 18:55:33
中药材“秦皮”。别名:梣皮。性状:枝皮:呈卷筒状或槽状,长10~60cm,厚1。5~3mm。外表面灰白色、灰棕色至黑棕色或相间呈斑状,平坦或稍粗糙,并有灰白色圆点状皮孔及细斜皱纹,有的具分枝痕。内表面黄白色或棕色,平滑。质硬而脆,断面纤维性,黄白色。无臭,味苦。 干皮:为长条状块片,厚3~6mm。外表面灰棕色,具龟裂状沟纹及红棕色圆形或横长的皮孔。质坚硬,断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秦艽2022-10-07 18:55:33
中药材“秦艽”。别名:麻花艽、小秦艽、大艽、西大艽、左扭、左拧、西秦艽、左秦艽、萝卜艽、辫子艽。性状:秦艽:呈类圆柱形,上粗下细,扭曲不直,长10~30cm,直径1~3cm。表面黄棕色或灰黄色,有纵向或扭曲的纵皱纹,顶端有残存茎基及纤维状叶鞘。质硬而脆,易折断,断面略显油性,皮部黄色或棕黄色,木部黄色。气特异,味苦、微涩。 麻花艽:呈类圆锥形,多由数个小根纠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秧鸡2022-10-07 18:55:34
中药材“秧鸡”。别名:水鸡,秋鸡(《动物学大辞典》)。出处:汪颖《食物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繁殖于我国东北和河北一带,迁福建、广东一带越冬。原形态:体长约30厘米。头小:嘴比头长,基部赤色,先端淡黑。颈长;上体羽毛暗灰褐色,带黑色斑纹,头部斑纹尤为显着。两翼表面大半灰褐,下体褐色,两腋具白斑;肛周和尾下覆羽黑白相间,羽端白色。脚带赤褐色,前趾颇长,约与嘴等长,趾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秃房茶子2022-10-07 18:55:35
中药材“秃房茶子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林下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秃房茶 灌木,高达2m。嫩枝无毛,叶互生;叶柄长710mm;叶片革质,椭圆形,长613.5cm,宽45.5cm,先端急尖,尖头长1.5cm,基部阔楔形,两面无毛,边缘有疏锯齿,侧脉89对。花白色,2朵腋生,花梗长11.4cm,向下弯曲,无毛;苞片2,早落;萼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秀丽槭2022-10-07 18:55:35
中药材“秀丽槭”。别名:丫角枫、五角枫。出处:始载于《植物分类学报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7001000m的疏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安徽、浙江、江西等地。原形态:秀丽槭 落叶乔木,高915m。树皮粗糙,深褐色;小枝圆柱形,无毛,当年生枝淡紫绿色,老枝深紫色。叶对生;叶柄长24cm,淡绿色,无毛;叶片薄纸质或纸质,宽710cm,长5.58cm,通常5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秋葡萄茎2022-10-07 18:55:36
中药材“秋葡萄茎”。别名:扁担藤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低山灌丛中或沟边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江苏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秋葡萄 木质藤本。枝条粗大,幼枝紫色和叶柄密生锈色短柔毛和长腺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49cm;叶片宽卵形或五角状卵形,长920cm,宽814cm,先端有不明显3浅裂或不裂,基部心形,边缘具粗齿,齿尖略呈短刺状,上面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秤杆草2022-10-07 18:55:36
中药材“秤杆草”。别名:搬倒甑、野升麻、麻秤杆、白升麻、红升麻、土升麻。出处: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多生于山坡向阳处草丛中及沟边。分布长江以南各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1~2米。地下根茎匍匐,木质化;根细长,多弯曲。茎直立,常丛生,基部本质化,上部绿色,有紫色斑点,被柔毛。单叶对生;叶柄长短不一;叶片卵圆形或椭圆形,长5~12厘米,宽2~5厘米,边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秘鲁香胶2022-10-07 18:55:37
中药材“秘鲁香胶”。别名:拔尔撒摩(《纲目拾遗》),百露拔尔撒摩(《植物学大辞典》)。出处:《药用植物学》。生境分布:分布美洲中部太平洋沿岸萨尔瓦多及洪都拉斯的森林地带。原形态:乔木,高达30米。幼枝的皮部有树脂道,但早脱落,树干则全无树脂道。单数羽状复叶,小叶9~13,椭圆形,先端渐尖,全缘。总状花序腋生;花白色。荚果黄色。性状:为浓厚的油状体,褐赤色乃至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秀丽野海棠2022-10-07 18:55:37
中药材“秀丽野海棠”。别名:高脚山茄、活血丹。出处: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路边、林下或灌木丛中与山坡、沟边草丛中。分布浙江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常绿小灌木,高约65厘米,小枝、花序、叶柄及叶片两面叶脉上均密生棕色皮屑状毛。叶对生,卵形至卵状长椭圆形,长3.5~10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至浅心形,边缘稍有细锯齿,有主脉3条;具叶柄。顶生圆锥花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秃疮花2022-10-07 18:55:38
中药材“秃疮花”。别名:秃子花、勒马回[陕西]。性味:苦、涩,凉。有毒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消肿止痛,杀虫。用于扁桃体炎,牙痛,淋巴结结核;外用治头癣,体癣。用法用量:3~5钱。外用煎水洗或鲜品捣烂敷患处。鲜草捣烂,投入污水中,可杀孑孓灭蚊。别名:秃子花(《陕西中草药》)。出处:《陕西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丘陵、山坡、路边或墙上,分布陕西、河南、山西、甘肃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