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黄药子2022-10-07 18:26:03

    中药材“黄药子”。别名:黄独、零余薯、金线吊虾蟆、香芋、黄狗头。原形态:零余子:叶腋处的黄褐色珠芽,直径约1厘米。性味:苦、辛,凉。有小毒。功能主治:解毒消肿,化痰散结,凉血止血。用于甲状腺肿大,淋巴结结核,咽喉肿痛,吐血,咯血,百日咳,癌肿;外用治疮疖。用法用量:3~5钱;外用适量,捣烂或磨汁敷患处。备注:(1)本品块茎和零余子,含有毒成分,服过量可引起口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黄蘑菇2022-10-07 18:26:04

    中药材“黄蘑菇”。别名:黄粉牛肝、黄牛肝、黄衣牛肝、黄色猪口茸。生境分布:夏秋两季雨后生长在林内地上。分布于陕西、江苏、安徽、福建、广东、四川、云南。性味:淡、温。功能主治:追风,散寒,舒筋,活络。可治腰腿疼痛,手足麻木,筋骨不舒,四肢抽搐。用法用量:入丸散剂。备注:为“舒筋丸”原料之一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1.黄粉末牛肝菌 生于阔叶或针阔叶混交林下。夏、秋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黄裙竹荪2022-10-07 18:26:05

    中药材“黄裙竹荪”。别名:杂色竹荪、网纱菇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竹林下或阔叶混交林下。夏、秋季单生或群生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苏、安徽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子实体高616.5m。菌盖钟形,高2.22.8cm,宽1.92.2cm。有显着的网络状凹穴,橘黄色,内有暗青褐色,粘性孢体,顶端平,中部具穿孔。菌裙柠檬黄色至橘黄色,长6.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黄荆枝2022-10-07 18:26:05

    中药材“黄荆枝”。别名:黄金条(徐州《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》)。出处: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性味: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黄蜀葵叶2022-10-07 18:26:06

    中药材“黄蜀葵叶”。出处: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性味:①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黄蜀葵花2022-10-07 18:26:07

    中药材“黄蜀葵花”。出处:《嘉佑木草》。生境分布:常见于山谷、草丛间。除东北、西北外,各地均有分布,也有栽培。原形态:黄蜀葵(《香奁集》),又名:黄葵(《说文》),侧金盏、秋葵(《群芳谱》),棉花葵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黄秋葵、金花捷报、水棉花、棉花七、棉花蒿、小棉花、溪麻、野芙蓉、野甲花。 一年生或多年生粗壮直立草本,高1~2米。茎被黄色刚毛。叶大,卵形至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黄菀2022-10-07 18:26:07

    中药材“黄菀”。出处: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河谷草甸子、林缘、林下阴湿地。分布我国北方及东部。原形态:多年生直立草本,高约50~100厘米。单叶互生;叶片广披针形至卵状长椭圆形,边缘具锯齿状牙齿,基部楔形,两面无毛;叶柄短。头状花序排列成伞房状,小,多数,径1.7~2.6毫米,梗短;总苞1列,苞片革质,长6~7毫米,线形;边缘舌状花1排,5~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黄葵2022-10-07 18:26:08

    中药材“黄葵”。别名:麝香秋葵、山油麻、假棉桃、假三棯、水芙蓉、假芙蓉。性味:微甘,凉。功能主治:清热利湿,拔毒排脓。 根:用于高热不退,肺热咳嗽,产后乳汁不通,大便秘结,阿米巴痢疾,尿路结石。 叶:外用治痈疮肿毒,瘭疽,骨折。 花:外用治烧烫伤。用法用量:3~5钱。叶外用适量敷患处。花浸油外搽。别名:野芙蓉、假棉花(《广西中草药》),假山稔、毛夹(《海南植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黄荆子2022-10-07 18:26:08

    中药材“黄荆子”。别名:布荆子(《本草求原》),黄金子(《浙江中药手册》)。出处:《纲目拾遗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向阳山地。分布长江流域及南部各省。产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南、四川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黄荆(《救生苦海》),又名:五指柑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山荆(《玉环志》),山黄荆、黄荆条(《纲目拾遗》),七叶黄荆、蚊子柴、五指风、蚊烟柴、土柴胡、土常山、马藤、酱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黄蜀葵根2022-10-07 18:26:09

    中药材“黄蜀葵根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化学成分:含粘液质约16%,系由阿拉伯聚糖12.30%、半乳聚糖13.19%、鼠李聚糖8.08%、淀粉16.03%、蛋白质6.38%、草酸钙17.61%等所组成。性味:甘苦,寒。 ①《纲目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