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马骨2022-10-07 18:31:27

    中药材“马骨”。出处:《食疗本草》。性味:甘,凉。 ①《别录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高粱2022-10-07 18:31:08

    中药材“高粱”。别名:蜀黍。生境分布:全国各地。化学成分:嫩株含氰甙类杜林甙(即叶下珠甙,dhurrin 即 phyllanthin,C14H17O7N)。性味:甘,平。功能主治:燥湿祛痰,宁心安神。主治湿痰咳嗽,胃痞不舒,失眠多梦,食积。用法用量:0.5~1两。备注:高粱佛焰苞能清热止血,治一切失血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高粱七2022-10-07 18:31:02

    中药材“高粱七”。别名:大茅根、拟高粱。生境分布:广西、广东、四川。性味:甘,凉。功能主治:清肺热,益气血。主治痨伤咳嗽,吐血。用法用量:鲜品半斤,干品减半,炖肉服。别名:大茅根、高粱三七、山高粱、水高粱、野高粱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河岸湿地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南、广东、海南、贵州等地。原形态:拟高粱,多年生草本。秆高13m,节上密被短毛。叶鞘通常平滑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高良姜2022-10-07 18:30:53

    中药材“高良姜”。别名:风姜、小良姜。性状:本品呈圆柱形,多弯曲,有分枝,长5~9cm,直径1~1.5cm。表面棕红色至暗褐色,有细密的纵皱纹及灰棕色的波状环节,节间长0.2~1cm,一面有圆形的根痕。质坚韧,不易折断,断面灰棕色或红棕色,纤维性,中柱约占1/3。气香,味辛辣。贮藏:置阴凉干燥处。炮制:除去杂质,洗净,润透,切薄片,晒干。鉴别:本品横切面:表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鮧鱼尾2022-10-07 18:30:46

    中药材“鮧鱼尾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原形态:动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鲦鱼2022-10-07 18:30:22

    中药材“鲦鱼”。别名:鮂、黑鰦(《尔雅》),白鲦(《毛诗笺》),参鱼、肉条鱼(《尔雅翼》),鲹鱼(《纲目》),白漂子(《黑龙江流域鱼类》),鲹鲦(《中国经济动物志·淡水鱼类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生境分布:分布很广,我国南北各河流、湖泊中均有。原形态:体细长,侧扁,背部几成直线,腹部略凸。自胸鳍基部至肛门有明显的腹棱。体长约15厘米左右,头尖,略呈三角形。口端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鲤鱼鳞2022-10-07 18:30:20

    中药材“鲤鱼鳞”。出处:《食疗本草》。化学成分:鱼鳞是皮肤的真皮生成的骨质,其基质由胶原变来,化学上属于一种硬蛋白,定名鱼鳞硬蛋白,但性质尚未充分明了。功能主治:散血,止血。治吐血,衄血,崩漏带下,瘀滞腹痛,痔漏。 ①《食疗本草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鳖卵2022-10-07 18:30:00

    中药材“鳖卵”。出处:《本草蒙筌》。性味:《医林纂要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鸡毛狗2022-10-07 18:29:33

    中药材“鸡毛狗”。别名:久苓菊、久苓草、地棉花。生境分布:内蒙古、新疆。性味:茎基部绵毛:淡,平。 全草:苦,凉。功能主治:茎基部绒毛:止血。全草:消肿。 外伤出血:茎基部绵毛适量,外敷。 鼻出血:取绵毛适量,塞入鼻孔中。 阴囊肿大:全草1份,加水2份,水煎,浓缩至一半,外洗患部。别名:地棉花。出处:《宁夏中草药手册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沙丘、沙滩及砂质地.分布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鸭舌鱼鳖2022-10-07 18:28:38

    中药材“鸭舌鱼鳖”。别名:苍条鱼鳖、卧龙草、马牙齿、三百棒、石豇豆、回阳生、金扁担、金挖耳、手指背、石菜叶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4001000m的山地石壁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中南及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原形态:植株高39cm。根茎细长,横生,密被披针形鳞片,长渐尖,基部盾状着生,边缘有细齿。叶远生;叶片革质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