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鹅肉2022-10-07 18:28:20
中药材“鹅肉”。出处:《别录》。生境分布:饲养于河湖近旁,合群性,善游泳。嗜食青草。以华东、华南地区饲养较多。原形态:鹅(《尔雅》),又名:舒雁(《尔雅》),家雁(《纲目》)。 体长约60厘米。嘴扁阔,前额有肉瘤,雄者膨大,黄色或黑褐色。颈长。体躯宽壮,龙骨长,脚部丰满。尾短。羽毛白色或灰色。脚大有蹼,黄色或黑褐色。化学成分:鹅肉的一般化学组成(每100克)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鹅肠草2022-10-07 18:28:19
中药材“鹅肠草”。别名:鹅肠菜、鹅儿肠、抽筋草。性味:酸,平。功能主治:清热凉血,消肿止痛,消积通乳。用于小儿疳积,牙痛,痢疾,痔疮肿毒,乳腺炎,乳汁不通;外用治疮疖。用法用量:0.5~1两,水煎服;鲜草2两捣汁服。外用适量,鲜草捣烂敷或煎浓汁熏洗。别名:抽筋草、鹅肠菜、伸筋藤、鹅耳肠(《云南中草药》),壮筋丹,鸡卵菜(《陕西中草药》)。出处:《云南中草药》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鹤肉2022-10-07 18:28:19
中药材“鹤肉”。出处:《医学入门》。生境分布:繁殖于我国黑龙江省一带,迁至长江下游一带过冬。原形态:丹顶鹤,又名:鹤(《诗经》),白鹤(《嘉佑本草》),仙鹤(《日用本草》),仙禽、胎禽(《纲目》)。 体长在1.2米以上。嘴长而呈绿灰色,顶端稍淡,略近黄色。虹膜褐色。体羽主要为白色。头顶皮肤裸露,呈朱红色,幼时头顶不红;额和眼先微具黑色;喉、颊和颈部暗褐色。飞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鹅绒藤2022-10-07 18:28:18
中药材“鹅绒藤”。别名:羊奶角角、祖子花、趋姐姐叶、老牛肿。生境分布:辽宁、河北、陕西、山西、宁夏、甘肃、山东、江苏、浙江、河南。性味:根:苦,寒。功能主治:根:祛风解毒,健胃止痛。治小儿食积,用根5钱,水煎服。 乳汁:治常性疣赘。用茎内乳汁涂抹数次,疣赘层层自行脱落。别名:羊奶角角,牛皮消。出处:《宁夏中草药手册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田边、地埂及村庄附近,分布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鹰头2022-10-07 18:28:18
中药材“鹰头”。别名:车风(《余居士选奇方》)。出处:《药性论》。原形态:动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鹰爪枫2022-10-07 18:28:17
中药材“鹰爪枫”。生境分布: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贵州。功能主治:祛风活血。主治风湿筋骨痛。用法用量:根0.5~1两,水煎冲黄酒1两服。别名:破骨风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湿润的灌木丛中、路边、溪谷两旁及林缘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。原形态:鹰爪枫 常绿木质藤本,长25m。幼枝细柔,紫色,无毛。叶为掌状三出复叶;营养枝下部常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鹤虱风2022-10-07 18:28:17
中药材“鹤虱风”。别名:野萝卜(《分类草药性》),山萝卜(《中国药植志》)。出处:《分类草药性》。生境分布:生长于路旁、山沟、溪边、荒地等处。分布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原形态:野胡萝卜(《救荒本草》) 二年生草本,高20~120厘米。茎直立,表面有白色粗硬毛。根生叶有长柄,基部鞘状;叶片2~3回羽状分裂,最终裂片线形或披叶形;茎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鹰爪花根2022-10-07 18:28:16
中药材“鹰爪花根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多栽培,少数为野生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攀援灌木。常借钩状的总花梗攀援于它物上。叶互生;叶片纸质,长圆形或阔披针形,长616m,宽2.56cm,先端渐尖或急尖,基部楔形。花12朵,生于木质钩状的总花梗上,淡绿色或淡黄色,芳香;萼片3,绿色,卵形,长约8mm;花瓣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鹭鸶兰2022-10-07 18:28:16
中药材“鹭鸶兰”。别名:山韭菜、鹭鸶草、土洋参。生境分布:云南、四川。性味:甘,平。功能主治:消炎、止血。主治外伤出血。用法用量:外用适量干粉撒伤口,或鲜品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山韭菜、不死草、野韭菜、野麦冬、书带草(《滇南本草》),长生草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。出处: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草丛。分布云南、贵州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约50厘米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鹬肉2022-10-07 18:28:15
中药材“鹬肉”。出处:《本草拾遗》。生境分布:繁殖于新疆西部、甘肃、西藏南部、青海;见于东北南部沿海至海南岛,以及四川、云南等地为旅鸟;并在广东及台湾等处越冬。原形态:体长约27厘米。嘴长,端部黑色,上嘴基部褐色,下嘴基部角黄色。虹膜黑褐色。头顶部浅红褐色;从嘴基到眼上白,中有褐斑;头侧和颈侧白,中有暗褐条纹;眼先暗褐,略有白斑。上体灰褐,上背及翅上的大、中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