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黄果茄2022-10-07 18:27:00

    中药材“黄果茄”。别名:黄水茄、黄打破碗、刺茄(福建晋江《中草药手册》),野茄果、大苦果(《云南经济植物》)。出处:福建晋江《中草药手册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村边、路旁、荒地及河谷两岸较干旱处。分布福建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多刺伏卧草本,高0.5~0.7米。茎叶均被长0.5~2厘米的硬刺或星状毛。单叶互生,椭圆形或卵形,长4~7厘米,宽2.5~4厘米,先端尖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黄栌根2022-10-07 18:26:59

    中药材“黄栌根”。出处:《陕西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、山梁灌丛中。分布陕西、河南、湖北、浙江、甘肃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毛叶黄栌,又名:岩棕树、卷子树。 落叶灌木,高2~5米。树皮暗灰色,鳞片状;小枝灰色,生有短柔毛。叶互生,近卵圆形,全缘,长3~8厘米,上面深绿色,有光泽,下面灰绿色,叶脉带红色,下面中肋基部及脉腋均生有灰白色绢状簇毛;叶柄有短柔毛。花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黄栌枝叶2022-10-07 18:26:59

    中药材“黄栌枝叶”。出处:《河北中药手册》。化学成分:叶含鞣质达33%。鞣质中有没食子酸、没食子酸四糖、三没食子酰葡萄糖、三甲基没食子酰葡萄糖、黄酮类、飞燕草素3半乳糖甙、越橘花青甙、矮牵牛素3葡萄糖甙、矢车菊素单葡萄糖甙、飞燕草素单葡萄糖甙、芍药素单葡萄糖甙等。又含挥发油。药理作用:从黄栌的叶中所获得的总黄酮甙制剂,口服80~160毫克/公斤有抗炎作用,对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黄桷树根疙瘩2022-10-07 18:26:58

    中药材“黄桷树根疙瘩”。出处:《重庆草药》。功能主治:《重庆草药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黄桷浆2022-10-07 18:26:58

    中药材“黄桷浆”。出处:《草木便方》。功能主治:①《草木便方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黄桷根2022-10-07 18:26:57

    中药材“黄桷根”。别名:黄葛根(《分类草药性》)。出处:《草木便方》。性味:①《草木便方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黄梢蛇2022-10-07 18:26:56

    中药材“黄梢蛇”。别名:灰鼠蛇、过树蛇、上竹龙、黄肚蛇、索蛇、过树榕。生境分布:广西。功能主治:治风湿关节痛。用法用量:与眼镜蛇、金环蛇同浸制“三蛇酒”,每日服1两。别名:过树龙,上竹龙、黄肚龙、索蛇。出处:《广西中药志》。生境分布:分布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湖南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全长120~160厘米。眼大,瞳孔圆形。颊鳞3片,少数2或4片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黄槿2022-10-07 18:26:56

    中药材“黄槿”。别名:黄木槿、桐花、海麻、海麻桐、木麻、公背树。生境分布: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。性味:甘、淡,微寒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散瘀消肿。主治木薯中毒。外用治疮疖肿毒。用法用量:鲜花或鲜嫩叶1~2两,捣烂取汁冲白糖水服,重者可日服2~3剂。外用鲜嫩叶或鲜树皮捣烂外敷。别名:棡花、盐水面夹果、朴仔、海麻、海罗树、弓背树。出处: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生境分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黄桷皮2022-10-07 18:26:55

    中药材“黄桷皮”。出处:《草木便方》。性味:《草木便方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黄杞叶2022-10-07 18:26:55

    中药材“黄杞叶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1500m的山坡较干燥的疏林中,耐旱耐瘠,为次生林的常见树种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半常绿乔木,高10余米。树皮褐色,深纵裂;枝条细瘦,实心;裸芽叠生,有柄;全株被橙黄色盾状腺体。偶数羽状复叶,长1225cm,小叶35对,少数12对;叶片革质,长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