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黑石珠2022-10-07 18:25:38
中药材“黑石珠”。别名:三颗针、刺黄连、鸡脚刺、刺黄芩、刺黄檗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野荒坡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原形态:深黑小檗,常绿灌木,高可达2m。小枝圆柱形,还黄色,刺3分叉,长14cm。叶34片簇生,革质;叶片长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,长38cm,宽12cm,先端短尖,有小尖刺,基部楔形,边缘具针锯齿,通常在20枚以下,上面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黑种草子2022-10-07 18:25:37
中药材“黑种草子”。性状:本品呈三棱状卵形,长2.5~3mm,宽约1.5mm。表面黑色,粗糙,顶端较狭而尖,下端稍钝,有不规则的突起。质坚硬,断面灰白色,有油性。气微香,味辛。贮藏:置阴凉干燥处。鉴别:本品横切面:种皮表皮细胞1 列,大小不一,类长方形或不规则长圆形,多切向延长,外壁大多向外突起呈乳突状或延伸似非腺毛状,壁稍厚,暗棕色,角质层较薄,隐约可见细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黑海参2022-10-07 18:25:36
中药材“黑海参”。别名:黑怪参、黑狗参、黑参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1.生活时全体深黑色或微带棕褐色,仅管足末端为白色。多成群栖息于潮间带和珊瑚礁沙底,大形个体常栖息于46m或更深一些的海底。 2.生活时体背紫褐色,常有明显的78个黑褐色斑块;腹面为赤褐色。生活于潮间带珊瑚礁或岩石下。 3.生活时体缘黑褐色或赤褐色,触手为黑色,管足带黄褐色腹面色较浅。 资源分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黑牵牛2022-10-07 18:25:35
中药材“黑牵牛”。别名:老鹳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600m以下的阴坡疏灌林下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1230cm。全株被腺柔毛。单叶对生,茎下部的叶具柄,上部的叶无柄;叶片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14cm,宽0.51.5cm,先端钝,基部楔形,两面均具腺柔毛。聚伞花序,具花数朵;苞片披针形,密被腺柔毛;花梗长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黑果小檗2022-10-07 18:25:35
中药材“黑果小檗”。别名:刺黄柏、则热克(维名)。出处:《新疆中草药手册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低山和森林地带的河谷以及山坡灌木丛中。分布于新疆。原形态:落叶灌木,高1.5~2米,多分枝。根粗长,黄色。叶簇生于短枝;叶片倒卵形,全缘或有齿;小枝和短枝基部外侧常有三叉的一长两短的硬刺。总状花序;花小,黄色。浆果球形,成熟后紫黑色。性味:味苦,性寒,无毒。功能主治:清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黑沙蒿2022-10-07 18:25:34
中药材“黑沙蒿”。别名:油蒿。生境分布:内蒙古、陕西、宁夏、甘肃、青海。性味:全草:辛、苦,微温。功能主治:根:止血。茎叶及花蕾:祛风湿,清热,拔脓。种子:利尿。 风湿性关节炎:叶、鲜枝及花蕾捣烂,外敷关节痛处,到发痒起泡为止,将泡挑破,流出黄水,用消毒纱布包扎,防止感染,以夏日用效果最好。 疮疖痈肿:将叶捣烂外敷,具拔脓作用。 尿闭:种子5钱,水煎冲红糖3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黑沙蒿子2022-10-07 18:25:34
中药材“黑沙蒿子”。出处:《内蒙古中草药》。功能主治:利尿。治小便不利。复方:治尿闭:黑沙蒿子五钱。水煎,冲红糖三至五钱,温服。出处:出自《内蒙古中草药》。原形态:黑沙蒿 半灌木,高50100cm。主根粗而长,木质,侧根多数;根状茎粗壮,直径13cm,有多数营养根。茎多分枝,茎皮老时灰黑色,缝裂,当年枝外皮灰黄色,不育枝紫红色。叶黄绿色,多少肉质,无毛,干后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黑珠芽薯蓣2022-10-07 18:25:33
中药材“黑珠芽薯蓣”。别名:野胭脂、毛狗卵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5002500m的林缘或稀疏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黑珠芽薯蓣 缠绕草质藤本。块茎卵圆形或梨形,有多数细长须根。掌状复叶互生,小叶35(7),有时茎顶部为单叶;小叶片被针形、长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,顶生小叶片大,长2.513cm,宽14cm,先端渐尖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黑点草2022-10-07 18:25:33
中药材“黑点草”。别名:立竹根、山黄瓜、黄瓜菜、瓜米菜。性味:甘、淡,平。功能主治:安神除烦,活血消肿。口渴,烦躁不安,跌打损伤。用法用量:3~5钱。别名:立竹根(《四川中药志》),黄瓜菜、疏毛油点草、大黄瓜香、瓜米菜(《陕西中草药》)。出处:《四川中药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区、林边及半阴暗的地区。分布河北、浙江、湖南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。根茎短;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黑皮跌打2022-10-07 18:25:32
中药材“黑皮跌打”。别名:通气香、大力丸、埋罕(傣名)。出处: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谷、河边、路旁潮湿的地方。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等地。原形态:黑风藤,又名:多花瓜馥木。 木质大藤本,长达8米,枝条灰黑色。叶近革质,长圆状披针形,先端短尖,基部楔形或近圆形,长6~17厘米,宽2~7厘米,上面无毛,下面被微柔毛;叶柄长8~15毫米,花小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