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鹿角胶2022-10-07 18:27:48
中药材“鹿角胶”。性状:本品为扁方形块,长3~4cm,厚约0.6cm。黄棕色或红棕色,半透明,有的上部有黄白色泡沫层。质脆,易碎,断面光亮。气微,味微甜。贮藏:密闭,置阴凉干燥处。炮制:将鹿角锯成长6~10cm的段,漂泡至水清,分次水煎,滤过,合并滤液(或加入明矾细粉少量),静置,滤取胶液,用文火浓缩(可加适量豆油、冰糖、黄酒)至稠膏状,冷凝,切块,阴干。归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鳍蓟2022-10-07 18:30:14
中药材“鳍蓟”。别名:山白蓟、白山蓟、白背火秆、火草疙瘩。生境分布:东北、内蒙古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宁夏。性味:甘,凉。功能主治:破血行瘀,凉血,止血。主治外伤,出血,吐血,鼻出血,子宫功能性出血;外用治疮毒痈肿。用法用量:5钱,配方用。外用鲜叶捣烂外敷。别名:白山蓟、白背、山白蓟、白背火秆、火草疙瘩、火秆。出处:始载于《东北植物检索表》。生境分布:生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马铃薯2022-10-07 18:31:26
中药材“马铃薯”。别名:阳芋、山药蛋、洋番薯、土豆、洋芋、山洋芋、地蛋、洋山芋、荷兰薯、薯仔、茨仔。出处:马铃薯,原名阳芋,首载于《植物名实图考》,云:...
查看详情 >> -
风轮菜2022-10-07 18:32:36
中药材“风轮菜”。别名:落地梅花、九塔草、红九塔花、熊胆草、野凉粉草、苦刀草。性味:辛、苦,凉。功能主治:疏风清热,解毒止痢,止血。用于感冒、中暑、痢疾、肝炎;外用治疔疮肿毒、皮肤瘙痒、外伤出血。用法用量:3~5钱;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,或煎水洗患处,或干叶研粉敷患处。别名:蜂窝草、节节草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,苦地胆、熊胆草、九层塔(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金盏菊2022-10-07 18:36:04
中药材“金盏菊”。别名:水涨菊、山金菊。生境分布:河北、江苏、福建。性味:淡,平。功能主治:根:活血散瘀,行气利尿。主治症瘕疝气,胃寒疼痛。 花:凉血,止血。主治肠风便血。用法用量:根1~2两;花:5~10朵。别名:大金盏花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水涨菊、山金菊(《福建中草药》)。出处:《福建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四川、贵州、广西、广东、福建等地均有栽培。原形态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过腰蛇2022-10-07 18:38:21
中药材“过腰蛇”。别名:地旋花、凉粉草、飞洋草、山茑萝藤、野通心菜。出处: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40260m的旷野沙地、路旁或疏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平卧或攀援草本。茎细长,具细棱至近于具狭翅。单叶互生;无叶柄或具长13mm的叶柄;叶片线形、线状披针形、长圆状披针形或狭圆菜,至基部稍扩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裂叶双盖蕨2022-10-07 18:40:42
中药材“裂叶双盖蕨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林下或溪边岩石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植株高1570cm。根茎长而横生,暗褐色,连同叶柄基部被黑褐色、披针形鳞片。叶疏生;叶柄长520cm;叶片草质,无毛或下面沿中脉疏被少数小鳞片,披针形,长1530cm,宽2.55cm,先端渐尖,边缘上部1/41/3浅裂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藓生马先蒿2022-10-07 18:43:08
中药材“藓生马先蒿”。别名:土人参。生境分布: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山西、湖北。性味:甘、苦,温。功能主治:生津安神,强心。主治气血虚弱,虚痨多汗,虚脱衰竭。别名:土人参。出处:《广西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地林下苔藓层中或阴湿处。分布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青海及湖北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。根粗壮,有分叉。茎丛生,直立或倾卧,长达25厘米。叶互生;具柄;叶片椭圆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药芹菜根2022-10-07 18:45:32
中药材“药芹菜根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6001000m的荫蔽潮湿地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一年生草本。叶全部基生;叶柄细长,基部有褐色宽膜质叶鞘;叶片三出分裂,小叶有短柄;叶片卵形或菱形,长68.5cm,宽3.55cm,沿叶脉两侧:叶缘和小叶柄上密被粗伏毛,齿端有腺体,无茎生叶。复伞形花序;无总苞片;伞辐有毛;小总苞23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芦竹箨2022-10-07 18:47:57
中药材“芦竹箨”。别名:芦荻外皮(《圣惠方》)。出处:《药对》。化学成分:含纤维素24.96~31.06%、戊聚糖15.75~17.59%、木质素37.42~35.35%、灰分14.00~8.00%、水分7.87~8.00%。性味:《药对》: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