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止泻木皮2022-10-07 19:09:09

    中药材“止泻木皮”。出处:《广西植物名录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杂木林内。分布贵州、云南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乔木,高15米左右。茎暗褐色,幼枝有毛。叶对生,无柄或有短柄,被密毛;叶片长椭圆形或近卵形,长8~17厘米,最宽处达7.5厘米,先端锐尖,基部楔形至阔楔形,全缘,上面光滑,下面叶脉处有细柔毛,脉显着突出,无柄或有短柄。伞房花序式的聚伞花序,顶生或近腋生;花白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桑叶2022-10-07 19:11:16

    中药材“桑叶”。性状:本品多皱缩、破碎。完整者有柄,叶片展平后呈卵形或宽卵形,长8~15cm,宽7~13cm;先端渐尖,基部截形、圆形或心形,边缘有锯齿或钝锯齿,有的不规则分裂。上表面黄绿色或浅黄棕色,有的有小疣状突起;下表面颜色稍浅,叶脉突出,小脉网状,脉上被疏毛,脉基具簇毛。质脆。气微,味淡、微苦涩。贮藏:置干燥处。炮制:除去杂质,搓碎,去柄,筛去灰屑。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杜鹃花叶2022-10-07 19:13:35

    中药材“杜鹃花叶”。出处: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化学成分:叶和嫩枝中含黄酮类、香豆精、三萜类、有机酸、氨基酸、鞣质、酚类、甾醇、强心甙、挥发油等;黄酮类中有红花杜鹃甲和乙,杜鹃花醇0.012%和杜鹃花醇甙0.4%。叶中还含能果酸0.6%和梫木毒素。性味:酸,平。 ①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掐不齐2022-10-07 19:15:51

    中药材“掐不齐”。出处:《江苏药材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路旁,山坡丛林中。分布我国南部、中部及华北等地。原形态:小灌木,高50~100厘米。枝条四散,小枝纤弱,有条纹,被有绒毛。托叶呈硬毛状,宿存;3出复叶,小叶卵形或卵状矩圆形,长1~1.5厘米,阔7~9毫米,先端钝,有短尖,基部圆形,边缘微卷,背面有伏贴白毛,近革质。总状花序腋生,总花柄细,毛发状;苞片披针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岗松2022-10-07 19:18:07

    中药材“岗松”。别名:扫把枝、铁扫把、羊脷木。性味:辛、苦、涩,凉。功能主治:祛风除湿,解毒利尿,止痛止痒。 根:用于感冒高热,黄疸型肝炎,胃痛,肠炎,风湿关节痛,脚气病,膀胱炎,小便不利。 全株:外用治湿疹,皮炎,天疱疮,脚癣。 叶:毒蛇咬伤,烧烫伤。用法用量:根0.5~1两,水煎服;全株外用适量,煎水洗。叶:毒蛇咬伤用鲜叶适量捣烂外敷伤口周围。烧烫伤用干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小红蒜根2022-10-07 19:20:22

    中药材“小红蒜根”。别名:红葱头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云南各地常见栽培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云南等地。原产西印度。原形态:红葱 多年生草本,高多达60cm。鳞茎卵圆形,长约5cm,直径22.5cm,鳞片肥厚,紫红色,无膜质包被。根柔嫩,黄褐色。叶互生;叶片宽条形或被针形,长2540cm,宽1.22cm,先端渐尖,基部抱茎,有45条主脉平行而突出。花茎高3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天山雪莲花2022-10-07 19:22:37

    中药材“天山雪莲花”。别名:雪莲、雪荷花、雪莲花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0m以上高山岩缝、砾石和沙质河滩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甘肃、青海等地,以及新疆的天山、昆仑山的高山区。原形态:大苞雪莲花 多年生草本,高1535cm。根粗壮,基部被有多数纤维状棕褐色残叶基。茎粗壮,直径壮,直径23cm,无毛。叶丛生,密集,无叶柄;叶片多为倒披针形、长圆形或卵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多花筋骨草2022-10-07 19:24:52

    中药材“多花筋骨草”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植物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疏草丛呀河边草地或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黑龙江、辽宁、河北、内蒙古、江苏、安徽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620cm。茎直立,不分枝,四棱形,密被灰白色绵毛状长柔毛。叶对对生;基生叶具柄,柄长0.72cm,茎上部叶无柄;叶片椭圆状长圆形或椭圆状卵圆形,长1.54cm,宽11.5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剪红纱花2022-10-07 19:29:39

    中药材“剪红纱花”。别名:汉宫秋、地黄连(《群芳谱》),散血沙(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生境分布:生长于山林草地或栽培于庭园。分布我国北部、中部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。根粗直而深。茎直立,高达70厘米,圆形有纵沟纹,密布黄色茸毛,节明显。叶对生;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先端渐尖,叶基窄狭,全缘,两面均有细毛;无叶柄,或下部叶有短柄。花1~3朵或较多疏生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倒吊蜡烛2022-10-07 19:32:12

    中药材“倒吊蜡烛”。别名:神仙蜡烛(《广州植物志》),墨柱根、章表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。出处: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野或栽培于庭园。分布广东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乔木,高约5~12米,有乳汁。叶对生;卵形至矩圆状卵形,长8~12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阔楔形,两面均被柔毛。聚伞花序长5~8厘米;萼5裂,里面有腺体;花冠粉红而带白或白色,高脚碟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