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秋葵2022-10-07 18:55:39
中药材“秋葵”。别名:毛茄、黄蜀葵。生境分布:我国河北、山东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和云南等地引入栽培。原产于印度。原形态:咖啡黄葵 一年生草本,高12m。茎圆柱形,疏生散刺。叶互生;叶柄长715cm,被长硬毛;托叶线形,长710mm,被疏硬毛。叶掌状37裂,直径1030cm,裂片阔至狭,两面均被疏硬毛,边缘具粗齿及凹缺。花单生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紫檀2022-10-07 18:53:52
中药材“紫檀”。性状:呈长方块状或小碎块,显棕红色,久于空气接触时变暗。质坚实,不易断,切断面有深浅相隔的层纹(非年轮,为薄壁组织与木纤维所形成)。无臭。以水煮之不产生红色溶液,故可与其他红色木材区别。性味:咸,微寒。功能主治:磨粉或汁用为疮毒药,有消肿毒之效。备注:(1)紫檀为“红木”的一种,可制贵重的器具或染料用。别名:紫真檀(《别录》),赤檀、胜沉香(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野凤仙花2022-10-07 18:37:35
中药材“野凤仙花”。别名:假凤仙花、假指甲花(《陆川本草》)。出处: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林、水洼及流水边潮湿处。分布我国东北以至西南各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约60厘米。根部发达,肉质,根茎状,或成圆形、椭圆形的块根。茎肉质,节处膨大,分枝,绿色带紫红色,有毛。叶互生,卵形、卵状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,长6~16厘米,先端尖,基部圆形,下延,边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香菇2022-10-07 18:31:59
中药材“香菇”。别名:冬菇、菊花菇。生境分布:分布于安徽、浙江、福建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化学成分:子实体含大量的维生素D原(麦角甾醇)、维生素B2(核黄素)、维生素C(抗坏血酸)、腺嘌呤香茹精等。性味:甘,平。功能主治:益气不饥,治风破血,化痰理气,益味助食,经常食用可以预防人体因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血磷和血钙代谢的障碍后所患的佝偻病,预防人体各种粘膜及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鸢根2022-10-07 18:28:56
中药材“鸢根”。别名:鸢头、扁竹根、赤利麻、土知母、冷水丹、蛤蟆跳缺、蓝花矮陀、九把刀、搜山虎、下搜山、蓝七、天蜈蚣、下山虎、摇痕七、勒马回阳、中搜山、土田七、乌七、蛤蟆七、青蛙七、蜞马七、搜山狗、蛇头知母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林缘、水边湿地及向阳坡地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一枝黄花2022-10-07 19:35:56
中药材“一枝黄花”。别名:粘糊菜、破布叶[云南]、金柴胡[西南]、山厚合、老虎尿。生境分布:生长于山坡、路旁。分布于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广西、广东、四川、贵州等省区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具粗短的根状茎,根多条,细而弯曲,浅棕色。茎直立,单一。单叶互生,卵形或窄卵形,先端稍尖,基部楔形或宽楔形,边缘具浅锯齿,并有睫毛,上面绿色,下面浅绿色,两面无毛或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七星剑2022-10-07 19:35:35
中药材“七星剑”。别名:小叶不红、假芥兰、星色草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独行千里(《本草求原》),野香薷(《岭南草药志》),小叶荠薴(《广西植物名录》)。出处:《生草药性备药》。生境分布:多生于山谷、疏荫、湿润的林下。分布我国南部。原形态:一年生直立草本,揉之有强烈香味。单叶对生,具柄;叶片呈椭圆状披针形,先端渐尖,基部渐狭或楔尖,边缘有锯齿,两面有透明的腺点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八角莲2022-10-07 19:31:13
中药材“八角莲”。别名:一把伞、六角莲、独叶一枝花、独脚莲[江西]、一碗水[陕西]、八角七、八角兵盘七、鬼臼。原形态:1、八角莲:多年生草本,高10~40厘米。有粗壮结节状的根状茎。茎直立,无毛。茎生叶常为2片,叶柄长10~15厘米,盾状着生,叶片矩圆形或近圆形,长16~22厘米,宽12~19厘米,细齿,嫩时有斑纹。夏季开花,花紫红色,4~8朵簇生于二茎生叶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及己2022-10-07 19:27:42
中药材“及己”。别名:四叶对、四皮风、獐耳细辛、四角金、对叶四块瓦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20~40厘米。根状茎横生,粗短,须根密集,状如细辛。茎单一或数个自根抽出,具明显的节,无毛,单叶对生,常4片生于茎顶,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。夏季开花,穗状花序单一或2~3生于茎顶,无花梗及花被。浆果梨形。性味:辛、温。有毒。功能主治:舒筋活络,祛风止痛,消肿解毒。用于跌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古羊藤2022-10-07 19:27:31
中药材“古羊藤”。别名:苦羊藤、南苦参。性味:苦、微甘,凉。注意:本品叶和种子有毒,据广西上思、东兴地区反映,误食叶可引起头晕,腹痛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散淤止痛。用于感冒发烧,肠炎,痢疾,胃痛,跌打肿痛,毒蛇咬伤。用法用量:1~2钱。别名:老鸦咀、毛青才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,南苦参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,奶藤、马达、红马连鞍、虎阴藤(《南方主要有毒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