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刺梨根2022-10-07 19:30:06

    中药材“刺梨根”。别名:茨藜子根(《天宝本草》),茨藜根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。出处:《草木便方》。化学成分:根、茎均含鞣质。四川产的根皮含鞣质。又含维生素B2.4%,维生素P2.8%。性味:甘酸,平。 ①《草木便方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仙掌子2022-10-07 19:32:32

    中药材“仙掌子”。别名:千岁子、凤栗(《广东新语》)。出处:《纲目拾遗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东北堇菜2022-10-07 19:34:51

    中药材“东北堇菜”。别名:堇堇菜、紫花地丁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草地、草坡、灌丛、林缘、疏林下、田野荒地及河岸沙地处。 资源分布: 分布于东北、华北及陕西、甘肃、山东、台湾等地。原形态:东北堇菜,多年生草本,无地上茎,高618cm。根茎短,垂直,节密生,常自一处发出数条较粗壮的裼色长根;根通常平滑,向下斜伸或有时稍横生。基生叶少数到多数;叶片长圆形,舌形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黑石珠2022-10-07 18:25:38

    中药材“黑石珠”。别名:三颗针、刺黄连、鸡脚刺、刺黄芩、刺黄檗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野荒坡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原形态:深黑小檗,常绿灌木,高可达2m。小枝圆柱形,还黄色,刺3分叉,长14cm。叶34片簇生,革质;叶片长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,长38cm,宽12cm,先端短尖,有小尖刺,基部楔形,边缘具针锯齿,通常在20枚以下,上面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黄毛山牵牛2022-10-07 18:26:49

    中药材“黄毛山牵牛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热带低山、平坝林缘或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。原形态:硬毛山牵牛 木质藤本。茎和分枝肯黄色刚毛。叶对生;叶片宽卵状心形,两面密被淡黄色粗硬毛,边缘有35浅裂。花12朵腋生或成下垂的总状,长达25cm,花大,直径约7cm,紫蓝色,渐变白色;小苞片2,佛焰苞状。蒴果卵球形,先端急骤收成一长喙,成熟时由喙部开裂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鹿耳翎根2022-10-07 18:28:04

    中药材“鹿耳翎根”。原形态:六棱菊 多年生草本,高40100cm。茎直立,多分枝,全株除花冠外几乎都被腺毛。叶互生,无柄;叶片椭圆状倒披针形,上部叶条状披针形,长2.510cm,宽27.5cm,先端钝或短尖,基部渐窄下延于茎成翅状,边缘有疏细齿。头状花序多数,直径11.5cm,呈圆锥状,果时稍下垂;总苞片约6层,条状披针形,质坚硬,被短腺毛;外层短,常为最内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鸡翎草2022-10-07 18:29:17

    中药材“鸡翎草”。别名:长肉芽草、狐尾藻棘豆。出处:《内蒙古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干燥山地、草原、丘陵地、干河沟、砂质地或砂丘上。分布东北及内蒙古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15~40厘米,全株密生白色柔毛。叶多数基生,小叶细线形,通常4~8轮生,每叶上有30~40轮小叶,先端尖,基部圆形,全缘。总状花序,花葶比叶长,花大,长2~2.5厘米,花冠红紫色,荚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鲂鱼2022-10-07 18:30:28

    中药材“鲂鱼”。别名:鳊鱼(《日用本草》),平胸鳊(《脊椎动物分类学》),法罗鱼(《黑龙江流域鱼类》)。出处:《食疗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生活于江河、湖泊中。平时栖于水的中下层。主要食物为苦草、轮叶黑藻,软体动物及湖底植物的碎屑、丝状绿藻、淡水海绵等。产卵期5~6月,此时雌雄两性的身上均有珠星出现。分布黑龙江、长江、珠江、钱塘江、闽江等河流中及洞庭湖、鄱阳湖、粱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马绊草2022-10-07 18:31:40

    中药材“马绊草”。别名:獐毛、小獐毛。生境分布:内蒙古、甘肃、宁夏、新疆。性味:甘、淡,平。功能主治:清热利尿。主治急慢性黄疸型肝炎,胆囊炎,肝硬变腹水等。复方:急性黄疸型肝炎:全草5两,加水2500毫升,煎成1200毫升,每次100毫升,一日4次,连服10天为一疗程。别名:獐毛、小叶芦、虾须草、马牙头。出处:始载于《指示植物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岸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阿尔泰紫菀2022-10-07 18:33:59

    中药材“阿尔泰紫菀”。出处:《内蒙古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山坡、路旁。分布新疆、内蒙古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30~50厘米,全体被短毛。叶互生,排列稠密,线状倒披针形或线形,全缘;无柄。头状花序单生于枝顶,直径2.5厘米,边缘舌状花淡紫色,中央管状花黄色。瘦果扁平,倒卵形。化学成分:叶含去甲基川陈皮素。性味:味微苦,性凉。功能主治:清热降火,排脓。治传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