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红须须2022-10-07 18:51:55

    中药材“红须须”。别名:洱源鼠尾草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植物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间灌木丛中、草地荒坡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。原形态:洱源鼠尾草,多年生草本,高2030cm。茎直立,四棱形,具槽,被疏柔毛。根茎粗壮,根呈扭曲长条状。其生叶具长柄;茎生叶对生,具叶柄;叶片椭圆状卵圆形,长36cm,宽1.54.5cm,边缘具浅齿,上面被疏柔毛,下面沿脉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粘毛黄花稔2022-10-07 18:54:15

    中药材“粘毛黄花稔”。别名:磨盘公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林缘、草坡或路边草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粘毛黄花稔 草木或亚灌木状,高达1m。茎直立,被粘质的星状腺毛和长柔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13cm,被长柔毛;托叶线形,长约5mm;叶片卵心形,长36cm,宽2.54.5cm,先端渐尖,基部心形,边缘具钝齿,两面均被粘质星状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石腊竹2022-10-07 18:56:35

    中药材“石腊竹”。别名:川蔗寄生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5002000m的竹林下或潮湿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南、西南地区。原形态:假野菰 全株高38(12)cm。常数株簇生,近无毛。茎短,不分枝,长12cm。叶少,叶片卵形。花常2至数朵簇生于茎的顶端;苞片长圆形卵形,长0.81cm,宽56mm;近无梗或具极短的梗;花萼筒状,干后近膜质或近革质,长1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白线蛇2022-10-07 18:58:56

    中药材“白线蛇”。别名:黄脊游蛇、白脊蛇、黄脊蛇、白蛇。生境分布:东北。功能主治:袪风湿。主治风湿关节疼痛,麻木不仁。用法用量:白线蛇1条,白酒1斤,置瓶内,浸一月,制成药酒服,每饮1盅,每日2次。别名:白脊蛇、黄脊蛇。出处:《东北动物药》。生境分布:常活动于溪流附近,有时也见于较干燥地区,多以蜥蝎或蛙类为食。无毒。分布东北及华北各地。原形态:体长约80厘米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玉珊瑚根2022-10-07 19:01:13

    中药材“玉珊瑚根”。出处: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生境分布:多盆栽作观赏,各地园圃亦有栽培。原形态:珊瑚樱,又名:珊瑚子、冬珊瑚。 小灌木,高0.6~1米。茎直立,多分枝。叶互生,狭长圆形至倒披针形,长5~10厘米,先端钝或短尖,基部渐狭成短柄,全缘或多少波形,两面光滑。花单生或数朵簇生,花梗光滑;萼5裂;花冠5裂,白色,径约8~12毫米;雄蕊5;子房上位,2室。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牛耳大黄叶2022-10-07 19:03:31

    中药材“牛耳大黄叶”。出处:《重庆草药》。功能主治:《重庆草药)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海松子2022-10-07 19:05:47

    中药材“海松子”。别名:松子(《海药本草》),松子仁(《本草衍义》),新罗松子(《纲目》)。出处:《开宝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生长于湿润的缓山坡或排水良好的平坦地,多与阔叶树成混交林。分布东北。原形态:红松,又名:海松(《开宝本草》),新罗松(《纲目》),果松、红果松、朝鲜五叶松。 常绿大乔木,高可达30余米。树皮灰褐色,鳞状裂开。小枝暗褐色,密生锈褐色茸毛,新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水晶鱼2022-10-07 19:08:10

    中药材“水晶鱼”。别名:鳡鱼(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)。出处: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分布江苏太湖和沿长江中、下游的许多湖泊中,尤以太湖最着。原形态:体细长,略呈圆筒形,后段较侧扁。体长约7~8厘米。头部扁平。口小,吻短钝,下颌略长。上、下颌骨各有1排细齿,口盖上无齿;下颌前端亦无犬齿。背鳍Ⅱ12~14,起点至吻端的距离为至尾基距离的2.5倍。臀鳍Ⅲ21~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楮树白皮2022-10-07 19:10:14

    中药材“楮树白皮”。别名:谷木皮(《吴普本草》),楮树皮(《别录》),谷白皮(《千金方》),楮白皮(《圣济总录》),构皮(《草木便方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性味:①《药性论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柏树油2022-10-07 19:12:32

    中药材“柏树油”。出处: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性味:①《草木便方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