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杏树根2022-10-07 19:13:45
中药材“杏树根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杜衡2022-10-07 19:13:36
中药材“杜衡”。别名:怀、蘅薇香(《大戴札记》),牡、土卤(《尔稚》),楚蘅(《范子计然》),杜蘅(《广雅》),土杏(《博物志》),马蹄香((唐本草》),榷香(洪刍《香蕾,),杜衡葵(《尔雅翼,),土细辛(《土宿本草》),钹儿草(《太仓州志》),杜葵(《纲目》),南细辛(《医林纂要》),马辛(《江苏药材志》),马蹄细辛、泥里花、土里开花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杧果叶2022-10-07 19:13:33
中药材“杧果叶”。出处:《岭南采药录》。化学成分:含抗坏血酸237毫克%、鞣质11.73%、杧果甙6.9%(以干叶计算);尚含树脂、氢氰酸,萧酮类等。药理作用:叶的提取物能抑制化脓球菌、大肠杆菌。叶或汁对敏感的人可引起皮炎。对动物有雌性激素样作用。性味:《陆川本草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条叶垂头菊2022-10-07 19:13:27
中药材“条叶垂头菊”。别名:线叶点头菊。生境分布:青海、甘肃、四川。性味:苦,寒。功能主治:清热消肿。主治高热症引起的急惊痉挛,神志昏迷。用法用量:2~4钱。别名:线叶点头菊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高山草原、沼泽草地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甘肃、青海、四川及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条叶垂头菊 多年生草本,高1520cm。茎基部有多数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杨梅核仁2022-10-07 19:13:26
中药材“杨梅核仁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枳椇叶2022-10-07 19:12:58
中药材“枳椇叶”。出处: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柄果槲寄生2022-10-07 19:12:51
中药材“柄果槲寄生”。别名:有柄槲寄生、桂花寄生、油桐寄生、寄生茶、刀叶槲寄生。出处:始载于《海南植物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1600m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,寄生于锥栗属、柯属或樟树等植物上。分布于华南及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 资源分布:主要分布于云南中部及南部、海南、贵州、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台湾。原形态:灌木,高0.50.7m。茎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枸杞子2022-10-07 19:12:50
中药材“枸杞子”。性状:本品呈类纺锤形或椭圆形,长6~20mm,直径3~10mm。表面红色或暗红色,顶端有小凸起状的花柱痕,基部有白色的果梗痕。果皮柔韧,皱缩;果肉肉质,柔润。种子20~50粒,类肾形,扁而翘,长1.5~1.9mm,宽1~1.7mm,表面浅黄色或棕黄色。气微,味甜。贮藏:置阴凉干燥处,防闷热,防潮,防蛀。鉴别:取本品0.5g,加水35ml,加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柳枝2022-10-07 19:12:13
中药材“柳枝”。别名:杨柳条(《摘元方》),柳条(《芷园臆草》)。出处:《本草拾遗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水边湿地。分布长江流域及华南各地。原形态:垂柳,又名:小杨(《说文》),杨柳(《本草拾遗》),青丝柳(《本草求原》),线柳、吊柳(《草木便方》),水柳、清明柳。 落叶乔木,高10~12米。有长而下垂的枝,小枝褐色无毛,幼时微有毛。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,长9~1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柿皮2022-10-07 19:12:04
中药材“柿皮”。出处:《滇南本草》。功能主治:贴疔疮、无名肿毒。出处:出自《滇南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多为栽培种。分布于华东、中南及辽宁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台湾等地。原形态:落叶大乔木,高达14m。树皮深灰色至灰黑色,长方块状开裂;枝开展,有深棕色皮孔,嫩枝有柔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820mm;叶片卵状椭圆形至倒卵形或近圆形,长518cm,宽2.89cm,先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