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白石榴根2022-10-07 18:59:06

    中药材“白石榴根”。出处:《福建中草药》。性味:《福建中草药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猴头菌2022-10-07 19:01:24

    中药材“猴头菌”。别名:猴头、刺猬菌、猬菌。生境分布:生于栎、胡桃等阔叶树种的立木及腐木上。性味:甘,平。功能主治:利五脏,助消化。主治消化不良,神经衰弱、身体虚弱。用法用量:消化不良:猴头菌2两,水浸软,切成薄片,水煎服,日服2次,黄酒为引。 神经衰弱、身体虚弱:猴头菌(干品)5两,切片与鸡共煮食用,日服1次(或用鸡汤煮食)。备注:(1)据文献,本品子实体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牛儿藤2022-10-07 19:03:41

    中药材“牛儿藤”。别名:大鸭公藤、石萝藤、石蔓藤、大叶甜果子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2004000m的山坡、灌丛或林下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湖北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。原形态:黄背勾儿茶 藤状灌木,高78m。全株无毛。小枝圆柱形,平展,黄色或变褐色,有时被粉。叶互生;叶柄长12.5cm,无毛;托叶早落;时片纸质,卵圆形、卵状椭圆形或长圆形,长7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海仙花2022-10-07 19:06:01

    中药材“海仙花”。别名:三台花、三台红花、楼台草、古木草。出处:本品载于清代《植物名实图考》,云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水八角2022-10-07 19:08:20

    中药材“水八角”。别名:花鸡公、一口血、枫香细辛(《四川中药志》),裂叶秋海棠、虎爪龙、水黄连、水蜈蚣、风吹不动(《江西草药》)。出处:《分类草药性》。生境分布:生长于低山区的阴湿斜坡上、沟边或峡谷中。分布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广西、广东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25~30厘米。具红色、肥大多节的根茎,附有纤维状根。叶根出,通常2片;叶片近圆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椰子油2022-10-07 19:10:24

    中药材“椰子油”。出处:《纲目拾遗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参见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枳茹2022-10-07 19:12:43

    中药材“枳茹”。别名:枳木皮屑(《本草图经》)。出处:《本草图经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普洱茶膏2022-10-07 19:15:01

    中药材“普洱茶膏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重型地排水良好的赤土或多杂石的土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南至云南、贵州等地。原形态:普洱茶 常绿小乔木至乔木,高1017m。小枝幼时有细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达1cm;叶片革质,卵状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,长1020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有细锯齿,两面无毛。聚伞序具花14朵,腋生;花白色,芳香,直径约4cm;萼片5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干地黄2022-10-07 19:17:16

    中药材“干地黄”。别名:地髓(《本经》),原生地(《本草正义》),干生地(《中药志》)。出处:《本经》。生境分布:主要为栽培,亦野生于山坡及路边荒地等处。河南、浙江、江苏、安徽、山东、河北、辽宁、山西、陕西、内蒙古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等地均有分布。主产河南、浙江。河北、陕西、甘肃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山西等地亦产。以河南所产者最为著名。原形态:地黄,又名:芐(《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山大黄2022-10-07 19:19:32

    中药材“山大黄”。别名:唐大黄、台黄、土大黄、峪黄、籽黄、北大黄、大黄、格西古讷、野大黄、酸酸草、黄古卵子、苦大黄、华北大黄、祁黄、庄黄。出处:出自《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、石隙、草原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及湖北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达1m以上。根茎肥厚,表面黄褐色。茎粗壮,直立,无毛,常不分枝,中空。基生叶有长柄;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