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角螺2022-10-07 18:40:03

    中药材“角螺”。别名:响螺、号螺、海螺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1.生活于低潮线附近至1050m深的泥沙质海底。 2.生活于近海1070m深的泥沙质海底。 资源分布:1.我国分布于东海、南海。 2.我国分布于东海、南海。原形态:1.管角螺,贝壳呈号角状,质坚厚,一般壳高163180mm,宽90107mm,螺层约9层,螺旋部短锥形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虾壳钱2022-10-07 18:42:29

    中药材“虾壳钱”。别名:红锅盖草、红虾壳草、红壳谷草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4002500m的山地林区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无地上茎。具垂直或斜升的根茎。匍匐枝伸长,末端具莲座状叶,有时具花。叶基生:叶枘细,长110cm,无毛或略被短毛;托叶公基部与叶柄合生,离生部分边缘具流苏或撕裂;叶片宽心形或近圆形,长与宽各13cm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苏铁果2022-10-07 18:47:19

    中药材“苏铁果”。别名:无漏子、无漏果、千年枣、万岁枣、海枣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华南和西南地区,多栽培于庭园。江苏、浙江及华北各地多栽于盆中,冬季置于温室过冬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。原形态:常绿木本植物,不分枝,高14m,稀达8m以上。密被宿存的叶基和叶痕,羽状叶从茎的顶部生出,长0.52m,基部两侧有刺,刺长23mm,羽片达100对以上,条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老鼠脚迹2022-10-07 18:49:42

    中药材“老鼠脚迹”。别名:鹅不食草(《广州植物志》),地胡椒(《陆川本草》),拳头菊(《广西植物名录》)。出处:《陆川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喜生于水稻田中或田边。分布我国南部。原形态:一年生草本,披散或匍匐状,长6~20厘米,基部分枝,秃净或被粗毛。叶互生;具柄;倒卵形或倒三角状矩圆形,长1~2.5厘米,先端浑圆,边全缘或有粗齿。头状花序,侧生,无柄或具短柄,扁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红花木莲2022-10-07 18:52:11

    中药材“红花木莲”。别名:木莲花、细花木莲、厚朴、土厚朴、小叶子厚朴。出处:始载于《经济植物手册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6002000m的山地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常绿乔木,高约12m或更高。幼枝、叶柄和花芽最初多少有细毛,最后几无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35cm;托叶痕为叶柄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;叶革质,叶片倒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箬蒂2022-10-07 18:54:31

    中药材“箬蒂”。出处:出自《本经逢原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1.箬竹生于海拔3001400m的山坡路旁。 2.阔叶箬竹生于林下或山坡。 资源分布:1.箬竹分布于浙江西天目山、衢县、湖南零陵阳明山等地。 2.阔叶箬竹分布于华东及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1.箬竹 植株呈灌木状。竿高0.52m,直径47.5mm;节间长约25cm,最长可达32cm,。圆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石枣子2022-10-07 18:56:51

    中药材“石枣子”。别名:果上叶、鸦雀还阳、岩火炮。性味:微苦,凉。功能主治:养阴润肺。用于肺热咳嗽,痰中带血。用法用量:0.5~1两。别名:乱角莲、六棱椎、果上叶、鸦雀还阳、岩火炮。出处: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附生于海拔3102400m的林中树上或林下及沟旁石山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北、湖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云南石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白淋草2022-10-07 18:59:12

    中药材“白淋草”。别名:接骨风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700m左右的山坡、林下阴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亚灌木或草本,高2080cm。全株无毛,茎绿色。叶对生,基部着生;叶柄长1.52.5cm,同对叶不等长;托叶小,膜质,三角形;叶片鲜时多汁,干时厚纸质,宽椭圆形或宽卵形,长512cm,宽24cm,先端渐尖或尾尖,基部圆形微缺,两边稍不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猫眼草2022-10-07 19:01:29

    中药材“猫眼草”。别名:打碗棵、打盆打碗、猫眼棵、猫儿眼、肿手棵。性味:苦,凉。有毒。功能主治:利尿消肿,拔毒止痒。用于四肢浮肿,小便不利,疟疾;外用治颈淋巴结结核,疮癣搔痒。用法用量:1~3钱;外用适量,熬膏外敷或研粉用香油调敷患处。备注:(1)乳浆草Euphorbia esula L.全草亦作猫眼草入药。 (2)用此药外敷能拔出疮内脓水,待疮口干净后,即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爬藤榕2022-10-07 19:03:47

    中药材“爬藤榕”。别名:长叶铁牛入石、小号牛奶仔。生境分布:华东、华南、西南。性味:辛、甘,温。功能主治:祛风湿,舒气血,消肿止痛。主治风湿性关节痛或神经痛,跌打损伤,消化不良,气血亏虚。用法用量:0.5~1两,水煎或炖肉服。别名:长叶铁牛、小号牛奶仔、枇杷藤、抓石榕、山牛奶、风藤、小木莲、小叶风藤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常攀援于树上、岩石上或陡坡峭壁及屋墙上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