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白梅2022-10-07 18:59:16

    中药材“白梅”。别名:盐梅(《尚书》),霜梅(《纲目》),白霜梅(《本草便读》)。出处:《本草经集注》。性味:酸涩咸,平。 ①《日华子本草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猴接骨草2022-10-07 19:01:33

    中药材“猴接骨草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溪沟边或石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南及湖北、湖南、福建等地。原形态:小草本,长达25cm。茎匍匐,肉质,被短柔毛;常于节处生根。叶互生;叶柄极短,长12mm,被毛;托叶披针形,长约lmm,被柔毛;叶片略呈肉质,斜倒卵形,两侧不相等,长1016mm,宽611mm,先端钝或微尖,基部为偏斜的心形,较宽一侧呈耳状,边缘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燕麦草2022-10-07 19:03:51

    中药材“燕麦草”。别名:野燕麦。性味:甘,平。功能主治:收敛止血,固表止汗。用于吐血,血崩,白带,便血,自汗,盗汗。用法用量:0.5~1两。别名:乌麦(《埴物学大辞典》),野麦草(《重庆草药》)。出处:《四川中药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长于荒芜田野或为田间杂草。广布我国南北各地。原形态:一年生草本。须根较坚韧,秆直立,光滑,高60~120厘米,具2~4节。叶鞘松弛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浙地黄2022-10-07 19:06:14

    中药材“浙地黄”。别名:鲜生地。生境分布:浙江。性味:甘、苦,寒。功能主治:清热,凉血。 鼻衄,热病口干。0.4~1两。 并外用治中耳炎:鲜生地捣汁滴耳。别名:紫花地黄、鲜生地、蜜糖罐、野鲜地黄、天芥菜、秦氏地黄黄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、路旁草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安徽、浙江。原形态:天目地黄 多年生草本,高3060cm。全析被多细胞长柔毛。根茎肉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毛花槭2022-10-07 19:08:29

    中药材“毛花槭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8002300m的混交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湖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毛花槭 落叶乔木,高810m。树皮淡灰色或灰褐色;小枝细瘦,无毛,当年生枝绿色或紫绿色,多年生枝灰褐色,具皮孔;冬芽小,卵圆形,鳞片6,边缘有纤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59cm,无毛;叶纸质,宽超过于长,长910cm,宽81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棕榈花2022-10-07 19:10:34

    中药材“棕榈花”。出处:《现代实用中药》。原形态: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枫香脂2022-10-07 19:12:52

    中药材“枫香脂”。别名:白胶香。性状:本品呈不规则块状,淡黄色至黄棕色,半透明或不透明。质脆,断面具光泽。气香,味淡。鉴别:(1) 取本品少量,用微火灼烧,有多烟火焰,具特异香气。 (2) 取本品约50mg,置试管中,加四氯化碳 5ml,振摇使溶解,沿管壁加硫酸2ml,两液接界处显红色环。 (3) 取本品约0.2g,加四氯化碳5ml,振摇使成混悬液,加硝酸3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无莿根2022-10-07 19:15:10

    中药材“无莿根”。出处:《全展选编·内科》。生境分布:分布安徽、湖南、江西、浙江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粤蛇葡萄,又名:赤枝山葡萄、牛牵丝、红血龙、田浦茶。 木质蘑本,全体无毛;卷须粗壮。1回羽状复叶,有小叶3~5个,或为近2回羽状复叶(即最下一对小叶再各分为3小叶);小叶近革质,卵形或矩圆形,大小不一,长2~8厘米,先端短尖,基部圆钝,有时阔楔形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巴掌草2022-10-07 19:17:27

    中药材“巴掌草”。别名:千灵丹。性味:辛,平。功能主治:止咳平喘,祛风止痛。用于肺结核,支气管炎,哮喘,风湿骨痛,类风湿关节炎,慢性胃痛,肠胃炎。用法用量:鲜品0.5~1两。别名:红草鞋、狮子利、狮子尾、狗舌草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430m左右的低山沟谷林中、林下及石山阴湿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云南。原形态:同色兜兰,多年生附生草本。须根粗长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屈头鸡根2022-10-07 19:19:41

    中药材“屈头鸡根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疏林向阳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保亭槌果藤 蔓性灌木。无毛或幼枝被柔毛;枝和小枝有下弯的刺,刺坚硬,尖端暗黑色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510mm,幼时被微柔毛;叶片纸质,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,长38cm,宽1.53.5cm,先端钝或急尖而钝头,基部宽楔形而稍圆,全缘。伞形花序腋生或顶生,具花24朵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