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白芍2022-10-07 18:58:54
中药材“白芍”。别名:芍药。性状:本品呈圆柱形,平直或稍弯曲,两端平截,长5~18cm,直径1~2.5cm。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,光洁或有纵皱纹及细根痕,偶有残存的棕褐色外皮。质坚实,不易折断,断面较平坦,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,形成层环明显,射线放射状。气微,味 微苦、酸。炮制:炒白芍:取净白芍片,锅内炒至微黄色。 酒白芍:取净白芍片,用黄酒喷洒均匀,稍润后放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白花丹2022-10-07 18:58:52
中药材“白花丹”。别名:白雪花、白皂药、山波苓、一见消、乌面马、火灵丹、假茉莉、猛老虎、白花岩陀。毒性:若皮肤中毒可用清水或硼酸水洗涤,如糜烂时可用硼酸软膏敷患处。服鲜品中毒后服蛋清、糖水、活性炭,出现麻痹时可给樟脑等强心兴奋剂、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等对症治疗。性味:苦、微温。有毒。注意:孕妇忌服。功能主治:祛风止痛、散瘀消肿。根:风湿骨痛、跌打肿痛,胃痛,肝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白蔹子2022-10-07 18:58:41
中药材“白蔹子”。出处:《药性论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白苏叶2022-10-07 18:58:37
中药材“白苏叶”。别名:荏叶(《别录》)。出处:《本草图经》。化学成分:叶含挥发油,主为紫苏酮。归经:《本草汇言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白鹇2022-10-07 18:58:11
中药材“白鹇”。别名:鹎雉(《尔雅》),白鹎、白雉(《尔雅》郭璞注),越禽(《动物学大辞典》),银鸡(《脊椎动物分类学》),银雉(《中国动物图谱·鸟类》)。出处:《本草图经》。生境分布:多见于山地竹林中。分布广西、广东。原形态:体长约110厘米。头顶具有辉蓝黑色的长冠,头的裸出部分赤红色。嘴短而坚,浅绿色。虹膜棕褐色。雄者上体与两翼均白色,并满布...
查看详情 >> -
盘龙参2022-10-07 18:57:48
中药材“盘龙参”。别名:绶草、龙抱柱、盘龙草、双瑚草。性味:甘、淡,平。功能主治:滋阴益气,凉血解毒。用于病后体虚,神经衰弱,肺结核咯血,咽喉肿痛,小儿夏季热,糖尿病,白带;外用治毒蛇咬伤。用法用量:根或全草0.3~1两;外用适量,鲜根或鲜草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鹝(《诗经》),绶草(《毛诗传》),一线香(《质问本草》),猪鞭草、猪潦子(《分类草药性》),猪辽参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石上铁角蕨2022-10-07 18:57:06
中药材“石上铁角蕨”。别名:粤铁角蕨、鸡心草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疏林下溪边或石灰岩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植株高2050cm。根茎短,直立或斜升,密被鳞片。叶近簇生;叶柄长1020cm,褐禾秆色,连同叶轴疏被鳞片;叶片草质,两面无毛,披针形,长1228cm,宽711cm,近基最宽,二回羽状分裂;羽片512对,有长柄,向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石斑鱼2022-10-07 18:57:02
中药材“石斑鱼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暖水性近海中下层鱼类。常栖息于岩石礁底质的海区,喜吞食鱼类和虾类。夏季产量较多。肉质佳美。 资源分布:1.我国分布于东海南部和南海。 2.生态和万布同鲑点石斑鱼。原形态:1.鲑点石斑鱼,体长椭圆形,侧扁,一般体长1224cm。头稍长,眼中等大,上侧位,近前端。口中等大,稍倾斜。两颌牙细尖,呈不规则条行,前端各具1对小圆锥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破叶莲2022-10-07 18:56:13
中药材“破叶莲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8501600m山地阴湿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安徽黄山、浙江天目山、江西庐山、湖北安化。原形态:赣皖乌头,多年生草本,高约1m。根圆柱形,长约8cm。茎上部疏被反曲的短柔毛,中部以下几无毛。叶互生;茎下部叶具长柄,长达30cm,几无毛,茎上部的叶柄与叶片近等长或稍短;叶片五角状肾形或肾状圆形,长610cm,宽10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砗磲2022-10-07 18:56:12
中药材“砗磲”。别名:车渠(《海药本草》)。出处:《海药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生活在潮间带珊瑚礁间。分布我国南海诸岛。原形态:贝壳巨大,重而坚厚。卵圆形,壳顶位于贝壳中央,壳顶前方有一长卵形的足丝孔。腹缘弯曲呈波状。外韧带极长,黄褐色,约等于贝壳后半部的3/4。贝壳表面黄白色,竺长轮脉细密,具有4~6条强大的放射肋;肋上有宽而翘起的大鳞片。内面白色,具光泽。铰合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