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小黄断肠草2022-10-07 19:19:57
中药材“小黄断肠草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7004000m的草坡、林下或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纤细黄堇 一年生草本,高1030cm,无毛。主根长达10cm,有少数纤维状分枝。茎纤细,直立或略偃伏,近基部有多数分枝。基生叶数枚;叶柄长36cm;叶片轮廓宽卵形,长12.5cm,三回三出全裂,末回裂片倒卵形至倒披针形;茎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姜花果实2022-10-07 19:22:11
中药材“姜花果实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林下阴湿处。庭院常有栽培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姜花,多年生草本,高12m。叶无柄;叶舌长23cm,膜质: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,长2040cm,宽4.58cm;苞片卵圆形,呈覆瓦状排列,每一苞片内有花23朵;花萼管长约4cm,先端一侧开裂;花冠白色,花冠管纤细,长约8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大叶拿身草2022-10-07 19:24:27
中药材“大叶拿身草”。别名:路蚂蝗、粘衣草、山蚂蝗、野毛豆、羊带归、白花饿蚂蝗、饿蚂蝗、水倒提。出处: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草地或林边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疏生山蚂蝗 半灌木,高50120cm。茎细瘦,密被平伏短柔毛。三出复叶,小叶卵形或椭圆形,长517cm,宽38.5cm,先端急尖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哈士蟆2022-10-07 19:26:44
中药材“哈士蟆”。别名:哈什蟆、红肚田鸡、蛤蚂(《中药通报》2(5):205,1956),田鸡(《辽宁主要药材》),雪哈(《药材资料汇编》),蛤蟆、吧拉蛙(《吉林中草药》)。出处:《饮片新参》。生境分布:产于四川、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,内蒙古等地。原形态:①中国林蛙 外形极象青蛙,体长平均5厘米,雌蛙较大。头较扁平,头宽略大于头长;口阔,吻端钝圆.略突出于下颌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千叶独活根2022-10-07 19:29:03
中药材“千叶独活根”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1030cm。全株有柔毛。根细长圆柱状,棕褐色,长约20cm,根颈部残留褐黄色叶鞘纤维。茎直立。基生叶叶柄长29cm,基部宽鞘状;叶片轮廓为披针形,长516cm,宽达2.5cm。三至四回羽状分裂,末回去裂片线形或披针形,长0.51cm,先端尖;茎生叶叶形与基生叶近似,但叶柄渐短缩成宽翅状。复伞形花序顶生和侧生,花序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光叶闭鞘姜2022-10-07 19:31:40
中药材“光叶闭鞘姜”。别名:牛尾巴茶、樟柳头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90600m的山地林阴下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和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光叶闭鞘姜,多年生草本,高24m。茎常分枝。叶片倒卵状长圆形,长1220cm,宽48cm,先端具短尖头,基部渐狭或近圆,上下两面均无毛;叶鞘抱茎,套接。穗状花序球形或卵形,自根茎生出,直径约8cm;总花梗长41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乌豆根2022-10-07 19:34:06
中药材“乌豆根”。别名:山豆根。出处: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生境分布:生山坡林下、湿润的灌丛中或石壁上。分布广西、云南、贵州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灌木,高1~2米。小枝密被棕色短软毛。单数羽状复叶,互生;小叶11~17枚,主轴密被棕色毛;小叶片长椭圆形至倒卵状长椭圆形,下部小叶较小,长1.5~4厘米,顶端小叶较大,长4~6厘米,先端渐尖,有时钝圆,基部楔形至圆形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鼋胆2022-10-07 18:25:15
中药材“鼋胆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原形态:动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黄背草果2022-10-07 18:26:26
中药材“黄背草果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、路旁等荒脊土地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至华南、西南等地。原形态:黄背草,多年生草本。秆粗壮,直立,高80110cm。叶鞘具脱落性的疣基长柔毛;叶舌长12mm,先端钝圆,具短纤毛;叶片狭条形,长1040cm,宽45mm,仅上面基部疏被疣基长纤毛。假圆锥花序狭,长3040cm,佛焰苞舟形,有毛或无毛,总状花序由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麦角2022-10-07 18:27:38
中药材“麦角”。别名:麦角菌、黑麦乌米。性味:淡,微温。有毒。功能主治:收缩子宫,止血。用于产后子宫出血(促子宫复位),偏头痛。用法用量:常制成流浸膏、注射剂等应用。流浸膏每次口服常用量2~4毫升,1日6~8毫升,口服极量1次4毫升,1日12毫升。备注:(1)同属菌类拂子茅麦角菌Claviceps microcephala (Wallr.)Tul.与麦角极为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