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竹芋2022-10-07 18:54:52
中药材“竹芋”。别名:结粉、山百合。生境分布:广西、广东、云南。性味:甘、淡,凉。功能主治:清肺,利尿。主治肺热咳嗽,小便赤痛。用法用量:0.5~1两,水煎服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生境分布: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常见栽培。原产美洲热带地区。原形态:竹芋,多年生直立草本,高0.41m。根茎肉质,白色纺锤形,长57cm,具宽三角状鳞片。茎柔弱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矮陀陀2022-10-07 18:57:15
中药材“矮陀陀”。别名:金丝矮陀陀、白花矮陀陀。性味:辛、微苦,凉。有小毒。功能主治:舒筋活络,祛风止痛,解热截疟。用于跌打损伤,风湿性关节炎,胃痛,气胀腹痛,感冒发热,疟疾。用法用量:2~3钱。别名:小地黄连、小独根、思茅地黄连、千年矮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1001750m的金沙江河谷地区急流石岩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白山苔2022-10-07 18:59:33
中药材“白山苔”。出处:《吉林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长于苔藓类水甸子内或湿润的山坡上。分布我国东北与内蒙古等地。原形态:常绿小乔木,高达50厘米。多分枝,幼枝密生黄褐色绒毛。叶互生,密集;近革质;线形,长约1.5~3.5厘米,宽1.5~2.5毫米,上面深绿色,下面密被褐色绒毛,边缘反卷,中脉在上面凹下,在下面凸起,嫩枝、幼叶及花序上生有黄色粒状腺体。伞房花序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猪肚2022-10-07 19:01:51
中药材“猪肚”。出处:《本草经集注》。原形态:动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灰藋子2022-10-07 19:04:08
中药材“灰藋子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野生于荒地或田间。 资源分布:我国除西藏外,其他地区均有分布。原形态:一年生草本,高2050cm。茎直立,单一或多枝,具角棱及绿色条纹。叶互生;叶柄细长而弱;叶片椭圆形或狭卵形,长2.55cm,宽13.5cm,通常3浅裂,中裂片两边近平行,先端钝或急尖,并具短尖头,边缘具波状锯齿;侧裂片位于中部以下,通常各具2浅裂齿;上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泡桐木皮2022-10-07 19:06:31
中药材“泡桐木皮”。出处:《陕西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高山之山坡或山谷中。分布河南、陕西、湖北、四川等地区。原形态:落叶乔木,高可达15米。树皮粗糙,灰褐色至灰白色,有纵纹及裂隙,并有少数圆形突起的皮孔;幼枝灰褐色,有星状毛。叶对生,卵形,长7~12厘米,先端长尖,基部圆形或略为心形,在幼树上常为3裂,上面稍有毛,下面毛较密;叶柄长。总状花序顶生,有花7~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毛柴胡2022-10-07 19:08:46
中药材“毛柴胡”。别名:枪刀菜、毛牛耳大黄。原形态:毛连菜 一年生草本,高25200cm。全株被钩状分叉刚毛。茎上产常分枝。基部叶和茎下部叶长圆状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622cm,宽1.54cm,基部变狭成具翅的叶柄,边缘疏齿;基生叶在花期枯萎;中部叶披针形,无柄;上部叶条状披针形。头状花序,多数,在枝顶排成伞房状;苞叶条形;总苞片3层,背面被硬毛和短柔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梦花根2022-10-07 19:10:51
中药材“梦花根”。出处:《分类草药性》。性味:《分类草药性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板蓝根2022-10-07 19:13:10
中药材“板蓝根”。别名:大蓝根、大青根。性状:本品呈圆柱形,稍扭曲,长10~20cm,直径0.5~1cm。表面淡灰黄色或淡棕黄色,有纵皱纹及支根痕,皮孔横长。根头略膨大,可见暗绿色或暗棕色轮状排列的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起。体实,质略软,断面皮部黄白色,木部黄色。气微,味微甜后苦涩。贮藏:置干燥处,防霉,防蛀。炮制:除去杂质,洗净,润透,切厚片,干燥。鉴别: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斑竹壳2022-10-07 19:15:27
中药材“斑竹壳”。别名:斑竹衣。出处: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功能主治:清血热;烧灰吃,透斑疹。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(去毛),2~3钱;或烧灰冲服。出处:出自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从武夷山脉向西经五岭山脉至西南各地均可见野生的植株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黄河流域及以南各地。原形态:桂竹 植株木质化,呈乔木状。地下茎(竹鞭)节晨长2545mm,直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