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唢呐花2022-10-07 19:26:50
中药材“唢呐花”。别名:炮胀花、炮胀筒、金鸡豇豆、两头毛、麻叶子、羊胡子草、羊奶子、燕山红、岩喇叭花。性味:苦、凉。功能主治:祛风除湿,消炎止痛,活血散瘀。用于风湿骨痛,月经不调;外用治疮疖,痈肿,骨折。用法用量:3~4钱,水煎服。外用鲜品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金鸡豇豆、炮胀筒、马尾连、羊奶子、燕山红、羊尾草、黄鸡尾、马桶花、蜜糖花、千把刀、两头毛。撒拉花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十两叶2022-10-07 19:29:09
中药材“十两叶”。别名:沙达木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山地林中或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海南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苞叶木 灌木或小乔木,高达8m。幼枝被短柔毛,小枝红褐色或灰褐色,无毛,叶互生;叶柄长410mm,被短柔毛;托叶披针形,宿存;叶片革质,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,长617cm,宽25cm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,边缘具不明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光叶密花豆2022-10-07 19:31:54
中药材“光叶密花豆”。别名:大样荔枝藤。出处:始载于《海南植物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溪边、疏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。原形态:光叶密花豆 攀援灌木。枝被短毛,后渐脱落。三出复叶,革质;叶柄长4.510cm,无毛;叶片椭圆形或长椭圆形,长512cm,宽36cm,先端渐尖而钝,基部圆,上面有光泽,两面均无毛,网脉明显;小叶柄长约8mm。圆锥花序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乌榄根2022-10-07 19:34:12
中药材“乌榄根”。出处:《岭南采药录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黑色鳞毛蕨2022-10-07 18:25:18
中药材“黑色鳞毛蕨”。别名:山鸡尾草。生境分布:安徽、江苏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功能主治:主治毒疮溃烂久不收口。用法用量:根状茎加白糖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小叶山鸡尾巴草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疏林下或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。原形态:植株高5090cm。根茎直立或斜升,密被褐棕色或黑褐色、披针形鳞片。叶簇生;叶柄长2040cm,基部常为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黄花参2022-10-07 18:26:29
中药材“黄花参”。别名:毛叶草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岩石缝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粘毛假尖蕊 多年生草本,茎直立,高70100cm。全株密被腺毛,分泌大量粘液。单叶对生;无柄;叶片长卵形,长49cm,宽25cm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,边缘有疏浅齿。总状花序着生于茎枝上部,花对生;苞片叶状;花紫色;萼5裂;花管状,先端5裂;雄蕊4,二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鹿藿根2022-10-07 18:27:41
中药材“鹿藿根”。出处:《湖南药物志》。功能主治:治小儿疳积,妇女痛经,瘰疬,疖肿。复方:①治小儿疳积:鹿藿根三钱,水煎服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 ②治月经痛:鹿藿根三钱,川芎三钱,木防己四钱,算盘子根三钱。水煎服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 ③治疖毒:鹿藿根煨熟,加盐捣烂涂敷。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 ④治蛇咬伤:鹿藿根捣烂敷伤处。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 ⑤治瘰疬: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鲫鱼子2022-10-07 18:30:09
中药材“鲫鱼子”。出处:《食疗本草》。功能主治:①《食疗本草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飞机草2022-10-07 18:32:31
中药材“飞机草”。别名:香泽兰。生境分布:生长于热带、亚热带地区的山坡、路旁等处。分布于广西、广东、云南等省区。原形态:多年生常绿亚灌木,高1~3米,全株被毛,枝叶揉碎时有香气。茎直立,有细纵纹,绿黄色或黑褐色,新枝绿色,老枝灰黄色,断面白色。叶对生,具叶柄;三角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3~10厘米,宽2~6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宽楔形,叶缘中部以下有疏大锯齿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金腰箭2022-10-07 18:35:57
中药材“金腰箭”。别名:苞壳菊。生境分布:广西、广东、云南。性味:微辛,凉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散瘀消肿。主治感冒发热;外用治痈肿疔疮。用法用量:全草0.5~1两,水煎服;外用鲜叶加食盐少许,捣烂外敷。别名:苦草、水慈姑、猪毛草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旷地、沟边或耕地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金腰箭 一年生草本,高3070c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