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小草寇2022-10-07 19:20:15

    中药材“小草寇”。别名:直穗山姜。出处:始载于《海南植物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密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海地。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有少量栽培。原形态:小草蔻,多年生草本,高达2m。叶柄极短,长约3mm或缺;叶舌长78mm,钝,革质;叶片线状披针形,长3540cm,宽4.55cm,先端渐尖并具小尖头,基部渐狭,除边缘有毛外,两面均无毛。总状花序直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天麻2022-10-07 19:22:28

    中药材“天麻”。别名:赤箭、木浦、明天麻、定风草根、白龙皮。性状:本品呈椭圆形或长条形,略扁,皱缩而稍弯曲,长3~15cm,宽1.5~6cm,厚0.5~2cm。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,有纵皱纹及由潜伏芽排列而成的横环纹多轮,有时可见棕褐色菌索。顶端有红棕色至深棕色鹦嘴状的芽或残留茎基;另端有圆脐形疤痕。质坚硬,不易折断,断面较平坦,黄白色至淡棕色,角质样。气微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多花猕猴桃根2022-10-07 19:24:44

    中药材“多花猕猴桃根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1100m的山地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阔叶猕猴桃 藤本,长达8m。小枝淡红褐色,幼时具锈色绒毛,有淡白色矩圆形至披针形的皮孔;髓隔片状,淡白色,老时则为中空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28cm,幼时密被淡褐色短绒毛;叶片坚纸质,阔卵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吴萸叶五加2022-10-07 19:27:01

    中药材“吴萸叶五加”。别名:树三加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3300m的森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灌木或乔木,高212m。枝暗色,无刺;新枝红棕以,无毛,无刺。叶有3小叶,在长枝上互生,在短枝上簇生;叶柄长510cm,密生淡棕以短柔毛,不久即脱落;小叶片长612cm,密36cm,中央小叶片椭圆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化血胆2022-10-07 19:29:31

    中药材“化血胆”。出处: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草丛中或疏林下。分布云南、广东等地。原形态:矮小草本。全株被粗毛。单叶对生,卵圆披针形或披针形,长2~3厘米,宽1~1.5厘米,边缘有锯齿;无柄。花腋生于顶部叶间,呈总状花序,花柄有对生的小苞片2枚;萼阔钟状,叶状,后来膨大,裂片镊合状排列;花冠唇形,黄色,裂片5,阔,覆瓦状排列;雄蕊4,内藏。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倒生根2022-10-07 19:32:04

    中药材“倒生根”。别名:乌泡倒触伞、两头草、乌龙毛(《重庆草药》),过江龙(《陕西中草药》)。出处:《重庆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长于山坡灌丛中、山路边或林边以及沟边等处。分布河南、陕西、甘肃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插田泡,又名:大麦莓(《摘元方》),插田藨(《纲目》),端阳莓、朝鲜悬钩子。 落叶小灌木,高约3米。茎直立,或弯曲成拱形,赤褐色或紫红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中华短肠蕨2022-10-07 19:34:23

    中药材“中华短肠蕨”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550m的林下沟边或石缝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原形态:植株高5080cm或更高。根茎横生,顶端密被线状披针形鳞片,全缘。叶近生;叶柄长2030cm,深禾秆色,仅基部被鳞片,向上光滑;叶片草质,卵状三角形,长3560cm,基部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黑萼棘豆2022-10-07 18:25:24

    中药材“黑萼棘豆”。出处: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草地或牧区山坡和草原中。分布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四川、西藏及云南西北部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10~15厘米。茎细弱,散生。羽状复叶,长5~15厘米;叶轴细瘦,疏生黄色长柔毛;托叶基部连合,卵形,与叶柄分离,小叶9~25,卵形至卵状披针形,长5~11毫米,宽2~4毫米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,两面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鹿角胶2022-10-07 18:27:48

    中药材“鹿角胶”。性状:本品为扁方形块,长3~4cm,厚约0.6cm。黄棕色或红棕色,半透明,有的上部有黄白色泡沫层。质脆,易碎,断面光亮。气微,味微甜。贮藏:密闭,置阴凉干燥处。炮制:将鹿角锯成长6~10cm的段,漂泡至水清,分次水煎,滤过,合并滤液(或加入明矾细粉少量),静置,滤取胶液,用文火浓缩(可加适量豆油、冰糖、黄酒)至稠膏状,冷凝,切块,阴干。归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鳍蓟2022-10-07 18:30:14

    中药材“鳍蓟”。别名:山白蓟、白山蓟、白背火秆、火草疙瘩。生境分布:东北、内蒙古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宁夏。性味:甘,凉。功能主治:破血行瘀,凉血,止血。主治外伤,出血,吐血,鼻出血,子宫功能性出血;外用治疮毒痈肿。用法用量:5钱,配方用。外用鲜叶捣烂外敷。别名:白山蓟、白背、山白蓟、白背火秆、火草疙瘩、火秆。出处:始载于《东北植物检索表》。生境分布:生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