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地肤子2022-10-07 19:25:23
中药材“地肤子”。别名:扫帚苗。性状:本品呈扁球状五角星形,直径1~3mm。外被宿存花被,表面灰绿色或浅棕色,周围具膜质小翅5枚,背面中心有微突起的点状果梗痕及放射状脉纹5~10条;剥离花被,可见膜质果皮,半透明。种子扁卵形,约1mm,黑色。气微,味微苦。贮藏:置通风干燥处,防蛀。鉴别:(1) 本品粉末棕褐色。花被表皮细胞多角形,气孔不定式,薄壁细胞中含草酸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地莓子2022-10-07 19:25:23
中药材“地莓子”。别名:黄帽子、黄刺儿根。出处:《陕西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沟石砾滩地及土层较厚处.分布陕西、甘肃,青海、四川等省。原形态:低矮半灌木状多年生草本,全体疏生墓部膨大的皮刺。茎匍甸或向上,高10~30厘米。3出复叶,互生;小叶长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,顶生小叶几比侧生小叶大1倍,长4~6厘米,近基部常有2浅裂,边缘具不整齐锯齿,两面无毛,下面脉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地红子根2022-10-07 19:25:22
中药材“地红子根”。出处: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野。分布四川、湖北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小叶平枝灰栒子,又名:矮红子。 半常绿低矮灌木,高约80厘米。枝横张开展,有平贴短柔毛。单叶互生,或近簇生于短枝末端,叶片椭圆形或卵圆形,长3~6毫米,先端圆,有凸尖头,上面亮绿色,无毛,下面有少数平贴的毛。花淡红色,几无柄,12朵生于距状短侧枝的顶端;萼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地茄子2022-10-07 19:25:22
中药材“地茄子”。出处:《分类草药性》。性味:《四川中药志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地血香果2022-10-07 19:25:21
中药材“地血香果”。出处: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。功能主治:强心补肾,止咳祛痰。治肾虚腰痛,气管、支气管炎,神经衰弱。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2~3钱。出处:出自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4002000m的山坡林缘或疏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木质大藤本,长610m。老茎有松而厚的栓皮层块状纵裂,内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地锦槭2022-10-07 19:25:21
中药材“地锦槭”。别名:红枫叶、色木、五龙皮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8001500m的山坡或山谷疏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华中、华东、西南各地。原形态:色木槭 落叶乔木,高1520m。树皮粗糙,常纵裂,灰褐色;小枝细瘦,无毛,当年生嫩枝绿色或紫绿色,多年生枝灰色或淡灰色,具圆形皮孔;冬芽近于球形,鳞片卵形。叶对生;叶柄长46cm,细瘦,无毛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地绵绵2022-10-07 19:25:20
中药材“地绵绵”。别名:小野芝麻、蜘蛛草。生境分布: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。功能主治:外伤止血。用法用量:外用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蜘蛛草。生境分布:分布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北部及广西东北部。原形态:小野芝麻,草本植物,高1060cm。有时具块根。茎直立,四棱形,密被污黄色绒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515mm;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地菍果2022-10-07 19:25:20
中药材“地菍果”。原形态:矮小灌木,高1030cm。茎匍匐上升,逐节生根,分枝多,披散,地上各部被糙伏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26mm;叶片坚纸质,卵形或椭圆形,长14cm,宽0.83cm,先端急尖,基部广楔形,全缘或具密浅细锯齿;基出脉35条。聚伞花序顶生,有花13朵,基部有叶状总苞2;花梗210mm;花5数,花萼管长约5mm,被糙伏毛,毛基部膨大呈圆锥状,有时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地锦2022-10-07 19:25:19
中药材“地锦”。别名:地噤(《本草拾遗》),常春藤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爬墙虎、红葡萄藤、红葛(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),爬山虎(《苏南种子植物》),大风藤、过风藤(《江西中药》),三角枫藤、蝙蝠藤、爬岩虎、野枫藤、日光子、枫藤、爬龙藤、野葡萄、腹水藤、三叶茄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,风藤(《江西草药》),石壁藤(苏医《中草药手册》)。出处:《本草拾遗》。生境分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地膜香2022-10-07 19:25:19
中药材“地膜香”。别名:百里香、地椒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沟边、草地及石砾地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新疆北部。原形态:阿尔奈百里香,半灌木。茎铺铺匐或上升,末端具不育枝或花枝;不育枝多为侧生或基生,上升或匍匐,被短柔毛;花枝在基部上升,大多数长48cm,在花序以下被向下的微柔毛或短柔毛,至基部近无毛,具24个节间。叶长圆状椭圆形或卵圆形,稀有倒卵圆形,长5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