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槐根2022-10-07 19:09:53

    中药材“槐根”。出处:《别录》。性状:干燥的根粗壮而呈圆柱形,略弯曲。外表黄色或黄褐色。质坚硬。断面黄白色,木质,纤维性。化学成分:含d山槐素葡萄糖甙和dl山槐素。功能主治:治痔疮,喉痹,蛔虫病。 ①《别录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槐白皮2022-10-07 19:09:53

    中药材“槐白皮”。别名:槐皮(《肘后方》)。出处:《药性论》。性味:①《药性论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榧花2022-10-07 19:09:52

    中药材“榧花”。别名:棑华(《别录》)。出处:《本草拾遗》。性味:《别录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榕树胶汁2022-10-07 19:09:52

    中药材“榕树胶汁”。出处:《岭南采药录》。功能主治:治目翳,赤眼,瘰疬,唇疔,牛皮癣。 ①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榧子2022-10-07 19:09:51

    中药材“榧子”。别名:香榧、榧树、玉榧、野杉、柀子。性状:本品呈卵圆形或长卵圆形,长2~3.5cm,直径1.3~2cm。表面灰黄色或淡黄棕色,有纵皱纹,一端钝圆,可见椭圆形的种脐,另端稍尖。种皮质硬,厚约1mm。种仁表面皱缩,外胚乳灰褐色,膜质;内胚乳黄白色,肥大,富油性。气微,味微甜而涩。贮藏:置阴凉干燥处,防蛀。炮制:去壳取仁。用时捣碎。归经:归肺、胃、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樝子2022-10-07 19:09:50

    中药材“樝子”。别名:和圆子(《雷公炮炙论》),西南木瓜(《中药志》)。出处:《本草经集注》。生境分布:分布湖北、四川、陕西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等地。原形态:木桃(《埤雅》),又名:狭叶木瓜。 灌木,高达3米。枝棕褐色,有明显皮孔,多刺。单叶,具柄,叶椭圆状披针形以至披针形,长3~11厘米,宽1~3.3厘米,先端尖,基部阔楔形至近圆形,边缘有腺状锐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榧根皮2022-10-07 19:09:50

    中药材“榧根皮”。出处: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。功能主治:治风湿肿痛。用法用量:榧根皮加九力钢(菊科千里光)煎服。出处:出自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温暖湿润的黄壤、红壤及黄褐壤土,混生于森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苏南部、江苏南部、浙江、福建北部、安徽南部及大别山区、江西北部、西至湖南西南部及贵州松桃等地的涤拔1400m以下的山地;浙江西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槲寄生2022-10-07 19:09:49

    中药材“槲寄生”。别名:北寄生、冬青、桑寄生、柳寄生、黄寄生、冻青、寄生子。性状:本品茎枝呈圆柱形,2~5叉状分枝,长约30cm,直径0.3~1cm;表面黄绿色、金黄色或黄棕色,有纵皱纹;节膨大,节上有分枝或枝痕。体轻,质脆,易折断,断面不平坦,皮部黄色,木部色较浅,射线放射状,髓部常偏向一边。叶对生于枝梢,易脱落,无柄;叶片呈长椭圆状披针形,长2~7cm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樟柳头2022-10-07 19:09:49

    中药材“樟柳头”。别名:白石笋(《岭南采药录》),广东商陆(《岭南草药志》)。出处: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生境分布:生长于山谷林下潮湿地或溪边灌木及草丛中,分布广东、广西等地。产于广东。原形态:闭鞘姜,又名:水蕉花。 高大草本,高1.5~2.5米。根茎块状,横生,茎基部近木质,通常上部分枝。单叶,螺旋状排列,长圆形至披针形,长15~20厘米,宽6~7厘米,先端渐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槭叶草2022-10-07 19:09:48

    中药材“槭叶草”。别名:腊八菜、爬山虎。出处:始载于《东北植物检索表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近水边的山谷石崖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地区。原形态:槭叶草 多年生草本,高1030cm。地下茎粗壮,有褐色鳞片。基生叶12处,无毛;叶柄长518cm;叶睡卵圆形,掌状57浅裂或深裂,裂片卵状披针形,先端渐尖或急尖,基部心形或楔形,边缘有锯齿;花葶疏生柔毛。复伞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