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狼尾草根2022-10-07 19:02:04

    中药材“狼尾草根”。出处:《四川中药志》。性味:《四川中药志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猕猴梨叶2022-10-07 19:02:03

    中药材“猕猴梨叶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900m的山地灌丛中或林内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地区及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山东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北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软枣猕猴桃 大型藤本,长可达30m以上。嫩枝有时被灰白色疏柔毛,老枝光滑;髓褐色,片状。单叶互生;叶柄及叶脉干后常带黑色;叶片膜质或纸质,卵圆形、椭圆状卵形或长圆形,长1613cm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狼萁草2022-10-07 19:02:03

    中药材“狼萁草”。别名:芒萁、穿路萁、路萁子柴、筲萁子柴、鸡毛蕨、反蕨叶、蜈蚣草、冷猪窝、硬蕨萁、蕨叶草、铁郎鸡、篦子草、狼机柴、芦萁、芒、狼萁、蕨萁草、山芒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疏林下、火烧迹地或山野向阳地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湖南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大型陆生蕨类植物,植株高60150cm。蔓生。根茎横走,深棕色,幼时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猪仔笠2022-10-07 19:02:02

    中药材“猪仔笠”。别名:地草果[云南]、毛瓣花、岗菊、雀脷珠、山葛。性味:甘、微涩,平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生津止渴,止咳化痰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,发热烦渴,肺脓疡,痢疾;外用治跌打损伤。用法用量:3~5钱,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山葛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大力牛(《岭南采药录》),鸡头薯、雀脷珠(《广州植物志》),鸡心薯、鸡头子、凉薯(《广西中药志》)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猕猴桃枝叶2022-10-07 19:02:02

    中药材“猕猴桃枝叶”。出处:《开宝本草》。化学成分:参见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狼膏2022-10-07 19:02:01

    中药材“狼膏”。别名:狼脂(《本经逢原》),狼油(《黑龙江中药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功能主治:祛风补虚,润肤。治风痹,肺痨,老年咳喘,皮肤皲裂,秃疮。 ①《纲目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猕猴桃藤2022-10-07 19:02:01

    中药材“猕猴桃藤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长于山地林间或灌丛中,常绕于他物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中南及陕西、四川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猕猴桃 藤本。幼枝赤色,同叶柄密生灰棕色柔毛,老枝无毛;髓大,白色,片状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达6cm;叶片纸质,圆形、卵圆形或倒卵形,长517cm,先端突尖、微凹或平截,基部阔步楔形至心脏形,边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猩猩花2022-10-07 19:02:00

    中药材“猩猩花”。别名:风铃花。生境分布:我国辽宁、河北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各大城市有栽培,供园林观赏用。原产于南美洲的巴西、乌拉圭等地。原形态:金铃花 常绿灌木,高达1m。叶互生;叶柄长35cm,无毛;托叶钻形,长约8mm,常早落;叶掌状35深裂,直径58cm,裂片卵状渐尖形,先端长渐尖,边缘具锯齿或粗齿,两面均无毛或仅下面疏被星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猕猴肉2022-10-07 19:02:00

    中药材“猕猴肉”。出处:《证类本草》。性味:①《证类本草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猕猴桃2022-10-07 19:01:59

    中药材“猕猴桃”。别名:藤梨、阳桃、白毛桃、毛梨子。性味:果:酸、甘,寒。 根、根皮:苦、涩,寒。功能主治:果:调中理气,生津润燥,解热除烦。用于消化不良,食欲不振,呕吐,烧烫伤。 根、根皮:清热解毒,活血消肿,祛风利湿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,跌打损伤,丝虫病,肝炎,痢疾,淋巴结结核,痈疖肿毒,癌症。用法用量:0.5~2两;果适量,鲜食或榨汁服。备注:(1)软枣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