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野漆树根2022-10-07 18:37:22

    中药材“野漆树根”。出处: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野棕2022-10-07 18:37:22

    中药材“野棕”。别名:山棕。出处:《云南恩茅中草药选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林下或竹林边。分布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双籽藤,又名:双子棕。 灌木状,茎具棕衣。叶大,顶生,不等的羽状分裂,小叶少数,菱形,下面灰白色,边缘啮蚀状,叶脉扇状。肉穗花序由叶丛中抽出,佛焰苞多数,花单性,稍大,黄色;雄花花萼杯状,3裂,花瓣革质,雄蕊10~30;雌花近球形,萼片圆形,花瓣厚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野牡丹2022-10-07 18:37:21

    中药材“野牡丹”。别名:罐罐草、倒罐草、毛足杆、红暴牙狼、炸腰果、山石榴[福建]、猪母稔、夻口巴、痢疾罐、赤牙郎、高脚稔。性味:甘、酸、涩,平。功能主治:清热利湿,消肿止痛,散瘀止血。根:用于消化不良,肠炎,痢疾,肝炎,衄血,便血,血栓闭塞性脉管炎。叶:外用治跌打损伤,外伤出血。用法用量:根1~2两;叶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或干品研粉敷患处。备注:(1)同属植物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野烟2022-10-07 18:37:20

    中药材“野烟”。别名:大将军、红雪柳、红野莴笋、红麻菠萝(《云南中草药》),破天菜(《全展选编、内科》),彪蚌法(傣名)。出处:《云南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路边、山地林中。分布贵州、四川、云南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达2米。根粗壮,多分枝。茎直立,圆柱形,绿色带紫,无毛,含乳汁。叶互生,宽技针形,长18~20厘米,宽2.5~4.5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下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野火球2022-10-07 18:37:20

    中药材“野火球”。别名:野车轴草、豆参、也火球、野火萩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一豆科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湿地、滩甸边、林缘、草甸草原、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、河北、山西等地。原形态:野火球 多年生草本,高3060cm。有柔毛。根纺锤状,参形,粗壮,红褐色。茎直立,略呈四棱形,有分枝。掌状复叶,互生;小叶片5,叶片披针形或狭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野槟榔2022-10-07 18:37:19

    中药材“野槟榔”。出处: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温、湿密林中。分布云南、贵州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白皮柯,又名:猪栎。 常绿乔木,高5~20米。小枝有褐色茸毛。叶互生,革质,椭圆状披针形或矩椭圆形,长6~10厘米,宽1.5~3厘米,先端渐尖或短尾尖,基部楔形,全缘,上面绿色亮,下面密生灰褐色茸毛,叶脉于下面明显凸出,侧脉9~12对;叶柄长8~2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野牡丹子2022-10-07 18:37:19

    中药材“野牡丹子”。出处:《陆川本草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野火绳2022-10-07 18:37:18

    中药材“野火绳”。别名:子金根、小白药、小火绳、澜沧扁担杆。生境分布:云南。性味:涩、微苦,凉。功能主治:收敛止血,生肌,接骨。 外伤出血:研末外敷。 刀枪伤、疮疖红肿: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,冷开水调敷。别名:子金根、小白药、小火绳、澜沧扁担杆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半山坡草丛和疏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毛果扁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野樱桃根2022-10-07 18:37:18

    中药材“野樱桃根”。出处:《宁夏中草药手册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野油麻2022-10-07 18:37:17

    中药材“野油麻”。别名:地参。出处:《贵州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河岸、草丛中或山野路旁。分布陕西、江苏、安徽、贵州、湖北、四川、江西、台湾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30~50厘米,具根状茎,基部匍匐生根。茎直立,单一或分枝,方形;棱上有倒生长毛。叶对生,椭圆状披针形,长2.5~8厘米,宽0.7~2.5厘米,先端钝或急尖,基部宽心形,边缘有钝齿,两面均有白色柔毛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