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喜马拉雅紫茉莉2022-10-07 19:26:36
中药材“喜马拉雅紫茉莉”。生境分布:西藏。性味:辛、甘,温。功能主治:补益脾肾,利水。主治肾炎水肿,淋病等症。用法用量:1~3钱。别名:八朱(藏名)。出处:《哂藏常用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、田野。分布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30~50厘米,全株被短毛。根较粗。茎直立,具明显的节,基部分枝。叶对生,卵形至心形,边缘具微锯齿,有柄。花1至数朵聚生枝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四叶细辛2022-10-07 19:26:35
中药材“四叶细辛”。别名:四叶对、四块瓦(《江西草药》)。出处:《江西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林下、水边等阴湿处。分布浙江、江西、陕西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。根茎较粗,有多数须根。茎直立。叶对生,常4片生于茎顶;叶片卵形,长15~20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有锯齿。穗状花序数条丛生茎顶;花淡绿色;雄蕊1枚,2室,药隔较短于药室;子房下位。花期夏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四叶草2022-10-07 19:26:35
中药材“四叶草”。别名:冷水丹、风车草、四方草(《江西草药》)。出处:《江西草药》。原形态:①四叶葎,又名:四角金、蛇舌癀。 多年生草本,丛生,高30~50厘米。根红色。茎细弱,有四棱,无毛或稍有柔毛。叶4片轮生,卵状长椭圆形,长1~2.5厘米,宽3~6毫米,先端尖,上面及下面中脉疏生短刺毛。花小,十数朵成腋生或顶生的聚伞花序;花冠淡黄绿色,径约2毫米,4裂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四叶七2022-10-07 19:26:34
中药材“四叶七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山谷林下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北、陕西、甘肃等地。原形态:湖北金粟兰 多年生草本,高4065cm。根茎粗壮,具多数细长须根;茎直立,单生或丛生,有明显的节,下部节上生一对鳞状叶。叶对生,常4片生于茎顶;叶柄短;叶片纸质,宽倒卵形或近圆形,长714cm,宽510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具粗圆齿,两面均无毛,叶脉68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喜树皮2022-10-07 19:26:34
中药材“喜树皮”。出处: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囊距翠雀2022-10-07 19:26:33
中药材“囊距翠雀”。别名:囊距飞燕草。生境分布:西藏。性味:苦、涩,寒。功能主治:凉血解毒,祛风止痒。主治流行性感冒,皮肤痒疹,蛇咬伤等症。用法用量:0.5~1钱。别名:甲果贝(藏名)。出处: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高山草地或岩石附近。分布西藏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。茎高10~22厘米,疏被短柔毛或无毛。叶2~3枚生于茎中部以下,具长柄;叶片圆肾形至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四季青2022-10-07 19:26:32
中药材“四季青”。别名:红冬青、油叶树、树顶子。性味:苦,寒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活血止血。用于上呼吸道肝炎,慢性气管炎,肾盂肾炎,细菌性痢疾;外用治烧烫伤,下肢溃疡,麻风溃疡,创收出血,冻伤,乳腺炎,皮肤皲裂(烧灰调油外搽)。用法用量:3~5钱;外用适量,捣烂敷或烧灰调油搽患处。备注:(1)用治于感冒发热,肺热咳嗽,咽喉肿痛,小便淋沥涩痛及痢疾、腹泻病症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喉痧药2022-10-07 19:26:32
中药材“喉痧药”。别名:小金香炉、天青地红、尖尾痧、四大天王、桑勒草、红春根藤、田螺掩。出处: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1500m的山谷、山坡密林下、阴湿的地方或有时见于荒地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草本或亚灌木,高1050cm。茎钝四棱形,幼枝、叶柄、总梗、花萼等部均被平展的长粗毛及微柔毛。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喉咙草2022-10-07 19:26:31
中药材“喉咙草”。别名:佛顶珠、地胡椒、五岳朝天、小虎耳草(《草木便方》),铜钱草、白花草(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),索河花(《植物名汇》),五朵云、汉先桃草(《中国药植志》),喉辫草(《浙江中医杂志》(4):174,1957),小一口血(《四川中药志》),喉蛾草(《本草推陈》),清明花(《贵州草药》)),白花珍珠草、五角星草(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),天星草、天吊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四大天王2022-10-07 19:26:31
中药材“四大天王”。别名:大叶及己、四叶对、四大金刚、四块瓦。出处:《植物名实图考》云: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