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鸡肝散2022-10-07 18:29:22
中药材“鸡肝散”。别名:黑头草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,细野菝子(《红河中草药》),滇香薷、四棱蒿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。出处:《云南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、旷野、路边草丛中。分布云南、贵州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一年生草本,高1~1.5米,全株有香气。茎四棱形,微被柔毛,基部木质化。单叶对生,椭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,长7~16厘米,宽2.5~4厘米,边缘中部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鱼鳞甲2022-10-07 18:30:33
中药材“鱼鳞甲”。别名:土毛地黄、拉狸甲、拦狸莲、龙鳞草、台地黄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地陡岩阴处或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。原形态:台闽苣苔 多年生草本,高约2045cm。上部和花序多少密被短毛并带紫色。叶对生、近对生或互生;上部的有短柄或近无柄,下部有长柄达4cm;叶片稍不对称,椭圆形,狭倒卵形或长圆形,长4.524cm,宽2.810cm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马牙七2022-10-07 18:31:45
中药材“马牙七”。别名:九子莲[陕西太白山]。性味:辛、苦,凉。有小毒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散淤止痛。用于胃溃疡,急性胃扩张,慢性肝炎,腰痛,腹痛,颈淋巴结结核,慢性咽炎,牙痛,砂淋,闭经,关节痛,蛇咬伤,跌打损伤。用法用量:0.5~2钱;外用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大仙茅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九子连(《陕西中草药》)。出处:《陕西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高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问题特2022-10-07 18:34:04
中药材“问题特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高山草甸的湿土上或岩面薄土上。四季均有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、陕西、青海、新疆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植物体密集丛生成垫状,绿色。茎直立,高约67m,茎中部和基部密生须状假根。叶片稀疏着生,向上倾立,长卵形或阔披针形,尖端渐狭呈毛状;叶边平滑,边缘细胞稍带黄色;中肋基部宽,突出叶尖;叶片细胞长方形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金丝桃2022-10-07 18:36:40
中药材“金丝桃”。别名:金丝海棠、五心花。性味:苦,凉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祛风消肿。用于急性咽喉炎,眼结膜炎,肝炎,蛇咬伤。用法用量:1~3钱。别名:土连翘、五心花(《湖南药物志》),金丝海棠、木本黄开口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。出处:《湖南药物志》。生境分布:分布我国南北各地。原形态:半常绿性灌木,高约70厘米。小枝圆柱形,秃净。叶对生,无柄,纸质,长椭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路郎鸡2022-10-07 18:38:59
中药材“路郎鸡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地溪谷旁阴湿地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草本,高1540cm。茎直立,具39分枝,在下部密被紫色的疣状突起。叶互生;叶柄长约lmm;托叶极小,三角形;叶片长圆状卵形,长1.22.7cm,宽714mm,先端锐尖或渐尖,基部不对称,两面钟乳体线形,上面明显,密生。雌雄异株;花序腋生,几无柄,近球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蜡瓣花根2022-10-07 18:41:23
中药材“蜡瓣花根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湿润肥沃的山坡阔叶林或灌木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等地。原形态:中华蜡瓣花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25m。嫩枝有柔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11.5cm,密生柔毛;托叶窄长形,长约2cm,略有毛;叶薄革质,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,长49cm,宽36.5cm,先端短尖,基部心形或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蓝圆鲹2022-10-07 18:43:47
中药材“蓝圆鲹”。别名:池鱼、棍子、黄尾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为暖水性中上层鱼类,具回游习性,喜结群。以桡足因、介形类、萤虾、鳞虾、七星鱼等为食。 资源分布:我国分布于沿海,东海和南海较多。原形态:蓝圆鲹,体纺锤形,稍侧扁,脂眼睑发达,仅瞳孔中央露一长缝。肩带下有岫沟。体被小圆鳞。侧线前部稍弯曲,直线部始于第2背鳍第1114鳍条下方,侧线、直线部的全部或绝大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草果2022-10-07 18:46:14
中药材“草果”。性状:本品呈长椭圆形,具三钝棱,长2~4cm,直径1~2.5cm。表面灰棕色至红棕色,具纵沟及棱线,顶端有圆形突起的柱基,基部有果梗或果梗痕。果皮质坚韧,易纵向撕裂。剥去外皮,中间有黄棕色隔膜,将种子团分成3瓣,每瓣有种子多为8~11粒。种子呈圆锥状多面体,直径约5mm;表面红棕色,外被灰白色膜质的假种皮,种脊为一条纵沟,尖端有凹状的种脐;质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臭黄荆2022-10-07 18:48:37
中药材“臭黄荆”。别名:斑鸠站、斑鹊子、短柄腐卑。性味:苦,凉。功能主治:根:清热利湿,解毒。用于痢疾,疟疾,风热头痛,肾炎水肿,痔疮,脱肛。 叶:解毒消肿。外用治疮疡肿毒。用法用量:根1~2两;叶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斑鹊子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5001000m的山坡林中或林缘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西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。原形态:臭黄荆,灌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