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大高良姜2022-10-07 19:23:07

    中药材“大高良姜”。别名:大良姜、山姜、良姜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、旷野的草地或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。原形态:大高良姜,多年生丛生草本,高1.52.5m。根茎粗壮,圆形,有节,棕红色并略有辛辣味。叶2列,无叶柄或极短;叶片长圆形或宽披针形,长3050cm,宽6140cm,先端急尖,基部楔形,;边缘钝,常棕白色,两面无毛或背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地肤子2022-10-07 19:25:23

    中药材“地肤子”。别名:扫帚苗。性状:本品呈扁球状五角星形,直径1~3mm。外被宿存花被,表面灰绿色或浅棕色,周围具膜质小翅5枚,背面中心有微突起的点状果梗痕及放射状脉纹5~10条;剥离花被,可见膜质果皮,半透明。种子扁卵形,约1mm,黑色。气微,味微苦。贮藏:置通风干燥处,防蛀。鉴别:(1) 本品粉末棕褐色。花被表皮细胞多角形,气孔不定式,薄壁细胞中含草酸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双色龙胆2022-10-07 19:27:39

    中药材“双色龙胆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5004800m的高山坡草地、河滩、草甸灌丛及林下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甘肃、青海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小草本,高510cm。基生叶莲座状,线状披针形,长35.5cm,宽25mm;茎生叶对生;无柄;上部叶较大,下部叶较小,叶片卵形、狭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,长713mm,宽34;5mm。花枝多数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刀灰树2022-10-07 19:30:17

    中药材“刀灰树”。别名:光叶山矾、滑叶常山。生境分布:广东、广西。性味:甘,平。功能主治:和肝健脾,止血生肌。主治外伤出血,吐血,咯血,疳积,眼结膜炎。用法用量:1~2两;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或干品研末敷患处。别名:剑叶灰木、甜茶、乌脚看、滑叶常山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200m以下的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海南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亮菌2022-10-07 19:32:43

    中药材“亮菌”。别名:假蜜环菌、假蜜环蕈。生境分布:分布于江苏。炮制:现已采用液体深层发酵培养,从培养物中提取分离得一种新的香豆素化合物——假蜜环菌甲素。制成注射剂供用。(原菌株采自发光柳树朽木)。功能主治:抗菌消炎。主治胆囊炎,肝炎。出处:江苏《医学科学研究学术报告资料选编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阔叶树的基部或桩上,子实体可食。分布河北、四川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。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三爪金龙2022-10-07 19:35:03

    中药材“三爪金龙”。别名:爬山虎。生境分布:攀附于墙壁或树干上。分布于湖北、广东、四川、贵州和云南等省。原形态:落叶木质攀援藤本,多分枝;枝粗壮,土褐色,有多数短小而分枝的卷须;卷须顶端扩大成圆形吸盘,借以攀附于墙壁或树干上,与叶成对生状。叶柄长5~12厘米;叶为掌状3小叶,中间小叶卵形或宽披针状卵形,长6~12厘米,宽2~7厘米,先端渐尖或近尾状,基部楔形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黍茎2022-10-07 18:25:44

    中药材“黍茎”。别名:黍穰(《补缺肘后方》)。出处:《食疗本草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黄瑞木2022-10-07 18:26:54

    中药材“黄瑞木”。别名:乌珠子、杨桐、鸡仔茶、黄板叉木。性味:甘、微苦,凉。功能主治:凉血止血,消肿解毒。 根:用于鼻衄睾丸炎,腮腺炎。 鲜叶:外用治疖肿,毒蛇咬伤,毒蜂螫伤。用法用量:根0.5~1两。外用适量,根磨洗米水搽患处。别名:杨桐、鸡仔茶、黄板叉木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901200m的山地林荫处或水边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鹧鸪2022-10-07 18:28:10

    中药材“鹧鸪”。别名:越雉(《禽经》),越鸟(《医林纂要》)。出处:《唐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分布我国南部各省。原形态:体长约30厘米。嘴短,雄者黑色;雌者上嘴角色,下嘴肉黄色。虹膜褐色。额和头侧几至颈项均棕色;眉纹黑色;颊部白色,下缘有黑纹;颏和喉均白色。上背黑。满布眼状白斑,羽端级以栗色;下背至中央尾羽亦黑,杂以波状狭纹,外侧尾羽端部纯黑;肩部栗色;覆羽暗褐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鸡眼草2022-10-07 18:29:23

    中药材“鸡眼草”。别名:人字草、三叶人字草、掐不齐、老鸦须、铺地锦、白斑鸠窝。性味:甘、淡,微寒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活血,利湿止泻。用于胃肠炎,痢疾,肝炎,夜盲症,泌尿系感染,跌打损伤,疔疮疖肿。用法用量:0.3~1两。备注:(1)竖毛鸡眼草(长萼鸡眼草)Kummerowia stipulacen (Maxim.)Makino全草亦作鸡眼草入药。 (2)配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