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钉头果2022-10-07 18:35:29
中药材“钉头果”。生境分布:华北、云南有栽培。功能主治:全株:浸剂治小儿肠胃病。 茎:作催嚏剂。 叶:可治肺结核。出处: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生境分布:我国华北及去南栽培,原产地中海。原形态:灌木。全株具乳汁;茎被微毛。叶对生龙活虎或轮生;叶片条形,长610cm,宽58mm,先端渐尖,基部渐狭面成叶柄,无毛,叶缘反卷;侧脉不明显,聚伞花序生于枝的顶端叶腋间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野绿麻2022-10-07 18:37:13
中药材“野绿麻”。别名:零余子荨麻(《中国植物图鉴》),艾麻草、红禾麻、禾麻草(《贵州草药》)。出处:《浙江中医杂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草地、荫坡阔叶林内、针阔叶混交林下或林缘稍湿地。分布辽宁、吉林、黑龙江、河南、贵州等地。原形态:珠芽艾麻,又名:螫麻子。 多年生直立草本,高50~70厘米。根纺锤状或绳状,黑褐色。茎具棱,生小刺毛或疏生长螫毛。叶互生,卵形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豹皮樟2022-10-07 18:39:35
中药材“豹皮樟”。别名:扬子木姜子、剥皮枫、花壳柴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植物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900m以下的山地杂木林或林缘及旷野、沟边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福建、河南、湖北等地。原形态:豹皮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,高可达6m。树皮灰棕色,有灰黄色的块状剥落;幼枝红褐色,无毛,老枝黑褐色,无毛;顶芽卵圆形,先端钝,鳞片无毛或仅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蛇王藤2022-10-07 18:41:59
中药材“蛇王藤”。别名:双目灵。性味:辛、苦,凉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消肿止痛。用于毒蛇咬伤,胃、十二指肠溃疡;外用治瘭疽,疮痈。用法用量:0.3~1两;外用适量,鲜叶捣烂敷患处。蛇伤除内服外,同时敷伤口周围。别名:双目灵、治蛇灵(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。出处: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、丘陵的灌木丛中或林谷中。分布广东、广西等地。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葛藟果实2022-10-07 18:44:22
中药材“葛藟果实”。出处:《贵州草药》。性味:性平,味甘。功能主治:润肺止咳,清热凉血,消食。复方:①治咳嗽:葛藟果实三钱。煨水服。 ②治吐血:葛藟果实五钱。煨水服。 ③治食积:葛藟果、叶各五钱。煨水服。出处:出自《贵州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分生于海拔2500m以下的山地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东、中南、西南及陕西、台湾等地。原形态:葛藟 木质藤本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苦竹根2022-10-07 18:46:49
中药材“苦竹根”。出处:《食疗本草》。功能主治:《食疗本草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胡桃树皮2022-10-07 18:49:12
中药材“胡桃树皮”。出处:《开宝本草》。化学成分:含β谷甾醇和白桦脂醇。又含没食子酚鞣质和少量糖甙。并含无机盐钙、镁、钾、钠、铁、磷。性味:《重庆草药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细柄薯蓣2022-10-07 18:51:42
中药材“细柄薯蓣”。别名:小黄连、野生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8001100m的海滨岩石、山谷疏林、竹林或内陆山凹、溪畔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南、广东等地。原形态:细柄薯蓣 缠绕草质藤本。根茎横生,圆柱形,有节和节间。茎左旋,光滑无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较叶片为短;叶片三角形,先端渐尖或尾状,基部宽心形,全缘或微波状,两面光滑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石风丹2022-10-07 18:56:20
中药材“石风丹”。别名:石凤丹、兰花草(成都《常用草药治疗手册》)。出处: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野溪涧湿地,或附生于石壁上。分布四川、云南、广东等地。产于四川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。根粗纤维状。茎高30~90厘米,通常多叶。叶大而厚,矩圆形,长8~15厘米,宽2.5~5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渐狭成长而厚的柄,最上部的退化为鞘状苞片。穗状花序稠密,长7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白花坚荚树2022-10-07 18:58:43
中药材“白花坚荚树”。别名:坚荚树。出处:《救荒本草》载有坚荚树,云: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