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南板蓝叶2022-10-07 19:28:12
中药材“南板蓝叶”。别名:蓝靛叶、靛叶、大青叶。出处:南板蓝叶历代本草未见收载。但陶弘景在《别录》中记载:...
查看详情 >> -
冰草白穗2022-10-07 19:30:51
中药材“冰草白穗”。出处:《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性味:苦,微寒。功能主治:清热利湿。治淋病,带下。复方:①治淋病:冰草白穗一两,水煎服。 ②治赤白带下:冰草白穗五钱,败酱草一两,水煎服。出处:出自《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常生于沙地、平原绿州及山地草原带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和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赖草 多年生草本。具下伸和横走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云实根2022-10-07 19:33:17
中药材“云实根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黄荆根2022-10-07 18:26:01
中药材“黄荆根”。出处:《草木便方》。药理作用:根煎剂对小鼠有镇咳作用(氨水喷雾引咳法),并有祛痰作用(酚红法)。尚有扩张支气管及抑菌作用,参见...
查看详情 >> -
钗子股2022-10-07 18:35:29
中药材“钗子股”。别名:牛角兰、寄生兰、鹿角草、吊竹。功能主治:散风祛痰,解毒消肿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,胸胁受伤,痈肿,喉头炎等。用法用量:3~5钱,水煎服;外用鲜草捣烂敷。别名:金钗股、三十根(《本草拾遗》),松寄生、虫寄生,海斑虎(《质问本草》),檀香线、锡朋草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磹竹(《闽东本草》),龙须草(《实用中草药》)。出处:《本草拾遗》。生境分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蛇床子2022-10-07 18:42:01
中药材“蛇床子”。别名:野茴香、野胡萝卜子、蛇米、蛇栗。性状:本品为双悬果,呈椭圆形,长2~4mm,直径约2mm。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,顶端有2枚向外弯曲的柱基,基部偶有细梗。分果的背面有薄而突起的纵棱5条,接合面平坦,有2条棕色略突起的纵棱线。果皮松脆,揉搓易脱落,种子细小,灰棕色,显油性。气香,味辛凉,有麻舌感。贮藏:置干燥处。鉴别:(1) 本品分果横切面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葛蔓2022-10-07 18:44:23
中药材“葛蔓”。别名:葛藤蔓(《卫生易简方》)。出处:《唐本草》。原形态: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苦石莲2022-10-07 18:46:50
中药材“苦石莲”。别名:石莲子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老鸦枕头(《药材资料汇编》),土石莲子、青蛇子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,猫儿核(《广西中药志》),广石莲子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出处:《增订伪药条辨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沟中空旷的溪旁、路边或灌木丛中。分布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主产云南、广西。此外,广东、四川、江西、福建等地亦产。原形态:南蛇竻(《生草药性备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胡桃花2022-10-07 18:49:14
中药材“胡桃花”。出处:《重庆草药》。功能主治:泡酒涂瘊子(疣)。出处:出自《重庆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地及丘陵地带。 资源分布: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。原形态:落叶乔木,高2025m。树皮灰白色,幼时平滑,老时浅纵裂。小枝被短腺毛,具明显的叶痛和皮孔;冬芽被芽鳞;髓部白色,薄片状。奇数羽状复叶,互生,长4050cm,小叶59枚,有时13枚,先端1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细叶草乌2022-10-07 18:51:43
中药材“细叶草乌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9604700m的山地草坡、灌丛中或溪边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藏拉萨和通麦等地。原形态:伏毛直痛乌头,多年生草本,高20120cm。块根圆柱形,长达10cm,直径约1cm。茎下部无毛,上部有反曲的短柔毛。叶互生;叶柄与叶近等长,无毛;叶片圆五角形,长和宽均为510cm,3全裂,中央全裂片菱状倒卵形,3裂近中部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