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獭胆2022-10-07 19:01:21
中药材“獭胆”。出处:《本草图经》。原形态:动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獐骨2022-10-07 19:01:20
中药材“獐骨”。出处:《别录》。原形态:动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玉龙鞭2022-10-07 19:01:06
中药材“玉龙鞭”。别名:大种马鞭草、大兰草、倒扣藤、牛鞭草、狮鞭草、万能草、玉郎鞭、铁索草、假马鞭、倒困蛇。生境分布: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。性味:微苦,寒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利水通淋。主治尿路感染,尿路结石,风湿筋骨痛,喉炎,急性结膜炎。外用治痈疖肿毒。用法用量:0.5~1两;外用适量,捣烂外敷。别名:玉郎鞭(《广西民间常用草药》),大种马鞭草、大兰草、假马鞭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珍珠风2022-10-07 19:00:54
中药材“珍珠风”。别名:珍珠柳(《草木便方》),鱼子、漆大白(《四川中药志》),鲤鱼下子(《浙江中药资源名录》)。出处:《草木便方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林地,或山地。分布陕西、山西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北、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福建等地。原形态:灌木,高达3米。幼枝及小枝通常密被茶褐色短柔毛及星状毛与腺点,老枝较光滑或无毛。单叶对生,具柄;叶片阔椭圆形、椭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甘肃棘豆2022-10-07 19:00:32
中药材“甘肃棘豆”。别名:色舍儿(藏名)。出处: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干燥草原、山坡、河边或林下。分布甘肃、青海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15~20厘米。基部有分枝,疏生白色长柔毛,间有黑色短柔毛。单数羽状复叶,长5~10厘米;叶轴上面具沟,密生白色间黑色长柔毛;托叶卵状披针形,基部连合,与叶柄分离;小叶13~25,卵状矩圆形至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白八角莲2022-10-07 18:59:47
中药材“白八角莲”。别名:血丝金盆、鬼臼、九臼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500m山地阴湿的灌木林下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。原形态:贵州八角莲,多年生草本。茎直立,高1030cm,有纵条棱和细柔毛。根茎粗壮,结节状,黄褐色,肉质,须根多数。茎生叶2片;叶柄长712cm;叶片盾状着生,叶轮廓近扁圆形或半圆形,长约12cm,宽约15cm,46掌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白毛夏枯草2022-10-07 18:59:19
中药材“白毛夏枯草”。别名:金疮小草(《本草拾遗》),雪里青、土犀角(《纲目拾遗》),见血青、白头翁、筋骨草、石灰菜、紫背金盘、破血丹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退血草、散血草(《分类草药性》,伏地筋骨草(《江苏植物名录》),白夏枯草(《苏州本产药材》),散血丹、白毛串、白喉草、四季春草、大叶刀焮草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青鱼胆草、苦地胆、透骨消(《广西中兽医药植》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白花丹2022-10-07 18:58:52
中药材“白花丹”。别名:白雪花、白皂药、山波苓、一见消、乌面马、火灵丹、假茉莉、猛老虎、白花岩陀。毒性:若皮肤中毒可用清水或硼酸水洗涤,如糜烂时可用硼酸软膏敷患处。服鲜品中毒后服蛋清、糖水、活性炭,出现麻痹时可给樟脑等强心兴奋剂、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等对症治疗。性味:苦、微温。有毒。注意:孕妇忌服。功能主治:祛风止痛、散瘀消肿。根:风湿骨痛、跌打肿痛,胃痛,肝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白蔹子2022-10-07 18:58:41
中药材“白蔹子”。出处:《药性论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盘龙参2022-10-07 18:57:48
中药材“盘龙参”。别名:绶草、龙抱柱、盘龙草、双瑚草。性味:甘、淡,平。功能主治:滋阴益气,凉血解毒。用于病后体虚,神经衰弱,肺结核咯血,咽喉肿痛,小儿夏季热,糖尿病,白带;外用治毒蛇咬伤。用法用量:根或全草0.3~1两;外用适量,鲜根或鲜草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鹝(《诗经》),绶草(《毛诗传》),一线香(《质问本草》),猪鞭草、猪潦子(《分类草药性》),猪辽参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