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露蕊乌头2022-10-07 18:33:16

    中药材“露蕊乌头”。别名:罗砧巴。生境分布:青海、甘肃、四川、西藏。性味:辛,温。有大毒。功能主治:祛风镇痛,关节疼痛。主治风湿麻木。花治麻疯;叶研末撒布,治疥癣并可灭蛆。用法用量:根配方用。别名:罗砧巴(藏名)。出处: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草坡或林边草地。分布西藏、四川西部、青海和甘肃。原形态:一年生草木,具直根。茎高25~100厘米,有短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钓杆柴2022-10-07 18:35:34

    中药材“钓杆柴”。别名:钓鱼竿。出处:《贵州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、山谷或沟边杂木林中。分布河南、甘肃、陕西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、贵州等地。原形态:灌木,高达2米。小枝无毛。叶片卵形至卵状长椭圆形,长5~11厘米,宽3~6厘米,先端长渐尖,基部圆形至近心形,稀宽楔形,边缘具重锯齿,常不规则分裂,稀不裂,两面无毛或在下面脉腋具柔毛;叶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野樱桃2022-10-07 18:37:23

    中药材“野樱桃”。别名:缠条子。出处:《宁夏中草药手册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地林缘及林下。分布宁夏、湖北、陕西等地。原形态: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3~5米。小枝光滑,幼时带红,老变灰褐色。叶互生,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,先端锐尖或短尾状,基部圆形或心形,边缘具细密锯齿,叶柄顶端常具2个盘状腺。花白色,3~9朵排列成总状花序,苞片叶状,缘具盘状腺;萼反卷,与筒部等长。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象牙2022-10-07 18:39:45

    中药材“象牙”。别名:象牙屑。性味:甘,寒。功能主治:清热定惊,拔毒生肌。用于惊风癫痫,热痰骨蒸;痈疮肿毒。用法用量:0.5~1钱。备注:本品多为加工雕刻象牙时刮下的碎屑。出处:《药性论》。原形态:动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萹蓄2022-10-07 18:44:32

    中药材“萹蓄”。别名:扁蓄、大萹蓄、鸟蓼、扁竹、竹节草、猪牙草、道生草。性状:本品茎呈圆柱形而略扁,有分枝,长15~40cm,直径0。2~0。3cm。表面灰绿色或棕红色,有细密微突起的纵纹;节部稍膨大,有浅棕色膜质的托叶鞘,节间长约3cm;质硬,易折断,断面髓部白色。叶互生,近无柄或具短柄,叶片多脱落或皱缩、破碎,完整者展平后呈披针形,全缘,两面均呈棕绿色或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苦天茄叶2022-10-07 18:46:59

    中药材“苦天茄叶”。原形态:直立草本至亚灌木,高12m。茎直立,具分枝,全体密被黄硬毛和针状刺。单叶互生;叶柄粗壮,长约为叶片之半;叶片阔卵形,长612cm,宽约与长相等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57深裂,裂片边缘又作不规则的齿裂及浅裂,叶两面被刺状腺毛,能分泌粘液,两面脉上均疏生长短不一的尖刺。蝎尾状花序腋外生,短而少,花单生或24朵;花梗细弱,被有粗毛及小刺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胖儿草2022-10-07 18:49:23

    中药材“胖儿草”。别名:黑脚杆。性味:甘、酸,平。功能主治:健胃,利湿,消疳。用于小儿疳积,脾虚水肿,黄疸。用法用量:0.5~1两。水煎服,或炖五花肉服,食肉汤喝。别名:黑脚杆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出处:《峨嵋药植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缓坡树林下阴湿处。原形态:草本,高可达20~30厘米。须根多分歧。茎圆柱形,无毛,嫩绿色,有时红蓝色。叶对生,披针形,长1~5厘米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纤毛婆婆纳2022-10-07 18:51:52

    中药材“纤毛婆婆纳”。性味:苦、涩,寒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祛风利湿。用于肝炎,胆囊炎,风湿痛,荨麻疹。用法用量:1~3钱。别名:八夏噶(藏名)。出处: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沟、田野。分布四川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一年生草本,高约20厘米,全株被灰白色柔毛。茎直立细而坚挺,多不分枝。叶对生:无柄;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2~4厘米,宽0.5~1厘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粟米2022-10-07 18:54:11

    中药材“粟米”。别名:白梁粟、粢米(陶弘景),粟谷(《齐民要术》),小米(《本草蒙筌》),硬粟(《医学入门》),籼粟(《纲目》),谷子、寒粟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黄粟(《陆川本草》),稞子(《滇南本草》整理本)。出处:《别录》。生境分布:我国北方广为栽培。原形态:粟(《尚书》) 一年生草本,高60~150厘米。秆直立,粗壮。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,长约25~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石芥菜2022-10-07 18:56:31

    中药材“石芥菜”。别名:龙骨七、石格菜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长在海拔21004400m的高山山沟、草地和林下阴湿处。 资源分布:产于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紫花碎米荠 多年生草本,高1550cm。根状茎细长呈鞭状,匍匐生长,须根短而少。茎单一,不分枝,基部倾斜,上部直立,表面有沟棱,下部无毛,上部有少数柔毛。奇数羽状复叶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