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猪鬃凤尾蕨2022-10-07 19:01:42

    中药材“猪鬃凤尾蕨”。别名:还阳草、猪毛草、金鸡尾、锯锯草、凤尾蕨、细凤尾草。出处:始载于《蕨类名词及名称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502000m的山坡草地、灌木林下、岩壁上或旧墙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面及陕西、河南、湖北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植物高2040cm。根茎短而直立,密生棕黑色线形鳞片。叶纸质,簇生,二型;营养叶柄长38cm,棕色或栗褐色;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灵香草2022-10-07 19:03:59

    中药材“灵香草”。别名:零陵草、广零陵香、驱蛔虫草、满山香、熏衣草。性味:甘、淡,平。功能主治:清热,行气,止痛,驱蛔。用于感冒头痛,牙痛,咽喉肿痛,胸满腹胀,蛔虫病。用法用量:3~5钱。别名:蒙州零陵香、排草、香草、零陵香、广零陵香、熏草、熏衣草、驱蛔虫草、驱虫草、闹虫草、尖叶子。出处:古代药用零陵香经考证除唇形科罗勒属植物外,尚包括报春花科植物灵香草,因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波罗蜜叶2022-10-07 19:06:22

    中药材“波罗蜜叶”。出处:《广西药植名录》。功能主治:①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毛梾枝叶2022-10-07 19:08:37

    中药材“毛梾枝叶”。出处:《江苏药材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长于向阳山坡。分布辽宁、河北、河南、山西、陕西、山东、江苏、湖北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毛梾,又名:红零子、红梗山茱萸、癞树、八树。 落叶乔木,高达12米。小枝幼时被毛。叶对生,椭圆形至长椭圆形,长5~12厘米,宽2~6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上面略具紧贴细毛,下面密生柔毛。伞房状聚伞花序,具紧贴短柔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梧桐根2022-10-07 19:10:43

    中药材“梧桐根”。别名:梧桐蔃(《岭南采药录》)。出处: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枫香树叶2022-10-07 19:13:01

    中药材“枫香树叶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化学成分:含挥发油0.05%,其中萜占88%,倍半萜占2%,倍半萜烯醇占0.6%,还含一种萜烯称做苏合树烯。药理作用:醇提物制成的止血粉,对犬股动脉出血,肝与脾创面出血,断肢伤面出血等,皆有一定止血之效,但吸收不够理想,且药物受潮后止血效果显着降低。归经:《泉州本草》: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旋覆花2022-10-07 19:15:18

    中药材“旋覆花”。别名:金沸草[全草]、六月菊、鼓子花、滴滴金、小黄花子、金钱花、驴儿菜。性状:本品呈扁球形或类球形,直径1~2cm。总苞由多数苞片组成,呈覆瓦状排列,苞片披针形或条形,灰黄色,长4~11mm;总苞基部有时残留花梗,苞片及花梗表面被白色茸毛,舌状花1列,黄色,长约1cm,多卷曲,常脱落,先端3齿裂;管状花多数,棕黄色,长约5mm,先端5齿裂;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川木香2022-10-07 19:17:35

    中药材“川木香”。别名:木香、铁杆木香、槽子木香。性状:本品呈圆柱形或有纵槽的半圆柱形,稍弯曲,长10~30cm,直径1~3cm。表面黄褐色或棕褐色,具皱纵纹,外皮脱落处可见丝瓜络状细筋脉;根头偶有黑色发黏的胶状物,习称“油头”。体较轻,质硬脆,易折断,断面黄白色或黄色,有深黄色稀疏油点及裂隙,木部宽广,有放射状纹理;有的中心呈枯朽状。气微香,味苦,嚼之粘牙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小黑药2022-10-07 19:19:49

    中药材“小黑药”。别名:草三角枫。性味:甘、微苦,温。注意:实热症及感冒忌用。功能主治:补肺益肾。用于肺结核,肾虚腰痛,头昏。用法用量:0.3~1两。别名:铜脚威灵仙、叶三七。出处:《云南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、溪边、阴湿的地方。分布云南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川滇变豆菜,又名:昆明变豆菜。 多年生草本,高30~50厘米,全株无毛。根敷条,细长,稍弯曲,黑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姜味草2022-10-07 19:22:03

    中药材“姜味草”。别名:小香草、小姜草、小香薷。性味:辛,温。功能主治:祛风解表,温中除湿。用于感冒咳嗽,胃痛,急性胃肠炎,消化不良,腹胀,腹痛,疝气痛,预防痢疾。用法用量:3~5钱。别名:地生姜(《昆明药植调查》),柏枝草、香草、灵芝草(《中国经济植物志》),小姜草、小香草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。出处:《滇南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石灰岩山坡,或向阳草坡上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