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锯鲨肝2022-10-07 18:34:43
中药材“锯鲨肝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为暖水性近海底栖鱼类。卵胎生,每产10余仔有时进入河口。 资源分布:我国分布于东海和南海。原形态:尖齿锯鳐,体平扁,长可达6米余,背面稍圆凸,腹面平坦。头平扁三角形,吻平扁,坚硬,呈剑状突出,边缘具锯状吻齿2126对。眼小,上侧位,眼球上半部连于皮上。下眼睑有瞬褶。喷水孔位于口角上方。鼻孔狭长,斜侧位。口宽。牙细而多,平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金钗2022-10-07 18:35:52
中药材“金钗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2800m的灌木丛中或干燥的山坡地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。原形态:常绿灌木,高13m。树皮灰黑色;枝条细长,左右曲折,具纵纹,幼枝被硬毛。单叶互生;具短柄;叶片革质,卵状长圆形。有香味,长710cm,宽2.53.5cm,先端尾状渐尖,基部钝圆形或心形,边缘具缘毛。总状花序腋生,序轴纤细,长57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西藏酸模2022-10-07 18:40:20
中药材“西藏酸模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6004000m的田边、路旁。 资源分布:我国西藏有分布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。茎直立,高80120cm。基生叶短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2030cm,宽47cm,顶端圆钝或尖,基部圆形或宽楔形,极少近心形;托叶鞘筒状,膜质,长24cm。圆锥花序,大型,顶生或腋生;花两性,花梗细弱,中下部具关节;花被片6,排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虎尾轮根2022-10-07 18:42:46
中药材“虎尾轮根”。出处:《闽南民间草药》。归经:入肺、胃、肾三经。 ①《广西中药志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莴苣子2022-10-07 18:45:09
中药材“莴苣子”。别名:苣蕂子(《河北药材》),白苣子(《山西中药志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生境分布:产于河北,山西等地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花红叶2022-10-07 18:47:36
中药材“花红叶”。出处:《滇南本草》。功能主治:《滇南本草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翁波2022-10-07 18:49:59
中药材“翁波”。别名:河柏、水怪柳、西河柳、柽柳、山川柳、温木卜、水柏枝、臭红柳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河滩;湖边沙地及沙砾质戈壁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北;西北及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多分枝灌木,高0.53m。多年生枝红棕色或黄绿色。叶密生于当年生绿色小枝上,卵形,线状披针形或铗长圆形,长24(7)mm,宽0.52m。总状花序密集呈穗状,生于当年生枝顶端,长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红筷子2022-10-07 18:52:27
中药材“红筷子”。别名:糯芋、遍山红。性味:辛、苦,平。有小毒。功能主治:通经活血,消肿止痛。用于月经不调;外用治骨折,关节扭伤。用法用量:3~5分。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患处,或干品研粉,酒调匀外敷。别名:山麻条(《峨嵋药植》)。出处: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河岸或山谷沼泽地。分布我国北部及四川、湖北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直立草本,高约1~1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箬叶2022-10-07 18:54:47
中药材“箬叶”。别名:辽叶(《纲目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生境分布:分布长江流域等地。原形态:箬竹,又名:篃竹。 秆高约75厘米。直径4~5毫米,圆筒形或顶端节间稍扁平,节间长2.5~5厘米,中空极小;秆环殊少隆起乃至不可触知;箨鞘长20~25厘米,宿存性,枯萎后呈暗草黄色,稀具小横脉,故局部地呈方格子状,无毛,惟下部边缘具柔软之褐色纤毛,呈流苏状,至于为下方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矮子常山2022-10-07 18:57:10
中药材“矮子常山”。别名:木质山海螺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5001700m的石灰岩丛林下、灌丛中或干燥荒坡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云南。原形态:小叶石梓,无刺小灌木,植株高0.32m。小枝纤细,圆柱形,深褐色,被疏柔毛,后脱落,有疏生小皮孔。单叶对生;叶柄长0.31cm;叶片近圆状阔卵形或菱形,长1.52.5cm,宽1.22.2cm或更小,基部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