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匙叶黄杨2022-10-07 19:29:04

    中药材“匙叶黄杨”。别名:石黄杨、万年青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4002700m的平地或山坡林下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浙江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北、广西、广东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雀舌黄杨 灌木,高34m。枝圆柱形,小枝四棱形,被短柔毛,后变无毛,叶薄革质,叶柄长12mm;叶片通常匙形,亦有狭卵形或倒卵形,大多数中部以上最宽,长24cm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乌藨连2022-10-07 19:34:07

    中药材“乌藨连”。别名:乌泡连、山羊臭、如意草、母犁头菜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。出处: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林下、溪旁阴湿处。分布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浙江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。根茎粗大,倾斜,多节。有褐色的托叶,叶由根茎上丛生,具长叶柄;叶片广心脏形,先端尖,边缘有钝锯齿。花茎腋生,与叶柄等长;花单生,大形,白色或淡紫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鼠妇画眉草2022-10-07 18:25:16

    中药材“鼠妇画眉草”。别名:鱼串草。出处:始载于《广东药用植物手册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路边和溪旁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鼠妇草 多年生草本。根系粗壮。秆直立,疏丛生,基部稍膝曲,高50100cm,径约4mm,具56节,第2、3节处常有分枝。叶鞘除基部外,均较节间短,光滑,鞘口有毛;叶片扁平或内卷,长417cm,宽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风箱树花2022-10-07 18:32:28

    中药材“风箱树花”。出处: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性味:苦,凉。功能主治:清热利湿,收敛止泻。治腹泻,痢疾。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15~20个。出处:出自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原形态:风箱树,常绿灌木,高14m。分枝极多。叶对生,很少轮生,圆形或椭圆披针形,近革质,长713cm,宽2.58cm,先端短尖、长尖或钝头,基部浑圆或近心形,全缘,下面被柔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雀麦2022-10-07 18:33:37

    中药材“雀麦”。生境分布:长江、黄河流域各地。性味:甘,平。注意:0.5~1两。功能主治:止汗,滑肠。用法用量:主治汗出不止。别名:蘥(《尔雅》),爵麦(《说文》),蒸麦(《尔雅》郭璞注),杜姥草(《千金方》),牡姓草(《广济方》),牛星草(《纲目》),野麦、野小麦、野大麦(《湖南药物志》)。出处:《唐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生长于山坡、荒野、道旁。分布长江、黄河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金边兔耳2022-10-07 18:35:54

    中药材“金边兔耳”。别名:兔耳草(《慈航活人书》),兔耳箭、金茶匙(汪连仕《采药书》),小鹿衔、银茶匙、忍冬草、月下红(《百草镜》),兔耳一枝箭(《纲目拾遗》),扑地金钟(《泉州本草》),天青地白、肺形草、毛马香、牛眼珠草、橡皮草(《湖南药物志》),大种巴地香(《贵州植药调查》),一枝香、倒拔千金、毛鹿含草、红金交杯、铜调羹、铁交杯、通天草、山蝴蝶、猪心草、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都拉2022-10-07 18:38:06

    中药材“都拉”。别名:都拉参、肚拉、土败酱、对对参、萝卜参、白都拉、鸡大腿、一支蒿、萝卜肚拉、土洋参、双香。出处:出自《四川中药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5004000m的林下,溪旁、山坡草地、草甸及林缘路边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台湾、湖北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西南囊苞花,柔弱多年生直立草本,高1530(40)cm。根茎细长,四棱形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西施舌2022-10-07 18:40:25

    中药材“西施舌”。别名:车蛤(《闽部疏》),土匙、沙蛤(《闽中海错疏》)。出处:《本草从新》。生境分布:生活于浅海泥沙滩。我国沿海均有分布。原形态:贝壳2片,大形,质薄,略成三角形,长约5~7厘米,高度为长度的4/5,宽度约为长度的1/2。壳顶位于贝壳背缘中部稍靠前方,高出背缘,其前方略凹,后方较为凸出,腹面边缘圆。小月面近于椭圆形,椐面狭长,呈披针状。贝壳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藤黄2022-10-07 18:42:52

    中药材“藤黄”。别名:海藤、玉黄、月黄。生境分布:越南、泰国、印度等热带地区。化学成分:本品含树脂70~80%,主为α藤黄酸(αgarcinolic acid,C23H28O6),β藤黄酸(C25H32O6)及γ藤黄酸(C23H28O6);还有水溶性树胶15~25%氧化酶及微量挥发油。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莨菪叶2022-10-07 18:45:14

    中药材“莨菪叶”。别名:铃铛草(《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,麻性草(《湖南药物志》)。出处:《科学的民间药草》。性状:干燥叶大多皱缩破碎,完整者呈长卵形或三角状卵形,长约26厘米,宽约10厘米,叶端尖,叶缘不规则羽状分裂,裂片三角形,上面黑绿色,下面淡灰绿色,密具毛茸,主脉上毛茸更多。由腺毛分泌的物质,在叶片不很干燥时带粘着性。以叶片绿色,密生茸毛、干燥、无杂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