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东北蛔蒿2022-10-07 19:34:43
中药材“东北蛔蒿”。别名:蛔蒿。性味:辛、苦,寒。有毒。功能主治:驱虫。用于蛔虫病。用法用量:3~4钱,研末加白酒1两,浸一夜,去渣取浸液,置开水上蒸去酒精,清晨空腹1次服下;2小时后再服芒硝6钱(小儿酌减)。出处:《中国药植图鉴》。生境分布:多生于干旱草原。分布黑龙江、内蒙古、新疆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达50厘米,全株被丝状绵毛。根亚木质,褐色,稍粗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东北溲疏2022-10-07 19:34:43
中药材“东北溲疏”。出处:始载于《东北植物索检表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灌木丛或杂木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地区。原形态:东北溲疏 落叶灌木,高11.3m。老枝暗灰色,小枝褐色,疏生星状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48mm;叶片椭圆形,长310cm。宽2.56cm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或广楔形,边缘有细锯齿,上面绿色,散生星状毛,下面色淡,星状毛多有57条辐射线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东当归2022-10-07 19:34:42
中药材“东当归”。别名:当归、延边当早归、朝鲜当归、大和当归、日本当归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日本 和朝鲜以本种作当归,栽培入药。 资源分布:我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延吉、珲春、和龙等地有栽培。原形态:东当归,多年生草本,高30100cm。全株无毛,有细纵沟纹。根圆柱状,长1025cm,粗12.5cm,有多数支根,表面黄褐色至棕褐色,有浓香气。叶互生,叶柄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东北延胡索2022-10-07 19:34:41
中药材“东北延胡索”。别名:土元胡。生境分布:生于林中及沟谷、林缘。产于东北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10~15cm。茎单一,自鳞片叶腋中伸出。叶互生,有长柄;叶片不完全二回三出全裂,小裂片狭倒卵形或狭卵状长圆形。总状花序生于枝顶;苞片卵状长圆形;萼片2,早落。花瓣4,淡紫红色或蓝色,大小不等,呈唇形,上唇有距与下唇对生;雄蕊6;雌蕊1,条形。蒴果梭形,短柱状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丝棉木2022-10-07 19:34:41
中药材“丝棉木”。别名:白皂树(《中国树木志略》),明开夜合(《河北习见树木图说》),桃叶卫矛(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),白杜(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),鸡血兰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,白桃树(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),野杜仲、白樟树、南仲根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。出处: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林缘、山麓、山溪路旁。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。原形态:落叶灌木或小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两栖蓼2022-10-07 19:34:40
中药材“两栖蓼”。别名:小黄药。性味:苦,平。功能主治:清热利湿。用于痢疾;外用治疔疮。用法用量:3~5钱;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。备注:(1)山东昌维地区有用本品治疗肥大性脊椎炎。别名:小黄药(《贵州草药》)。出处:《贵州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湖泊、河流浅水中和水边湿地。分布吉林、辽宁、河北、山西、山东、陕西、湖北、云南、贵州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有根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丝瓜蒂2022-10-07 19:34:39
中药材“丝瓜蒂”。出处:《本草求原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丝瓜皮2022-10-07 19:34:39
中药材“丝瓜皮”。出处:《滇南本草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两色鳞毛蕨2022-10-07 19:34:38
中药材“两色鳞毛蕨”。别名:两色耳蕨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6001400m的山谷林下或溪沟边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及陕西、宁夏、甘肃、四川。原形态:植株高3050cm。根茎直立,连同叶柄基部密被深棕色、狭披针形鳞片。叶簇生;叶柄长1525cm,深禾秆色,向上到叶轴和羽轴下面疏生较小的鳞片,鳞片两色,其基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丝瓜子2022-10-07 19:34:38
中药材“丝瓜子”。性味:微甘,平。功能主治:清热化痰,润燥,驱虫。用于咳嗽痰多,蛔虫病,便秘。用法用量:2~3钱。别名:乌牛子(《纲目拾遗》)。出处: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全国大部地区均有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