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小铜锤2022-10-07 19:20:08
中药材“小铜锤”。别名:铜锤草、美形金纽扣、细麻药、小麻药、过海龙、黄花草、遍地红、乌龙过江。性味:辛、苦,温。有小毒。注意:孕妇忌服。功能主治:祛风除湿,散瘀止痛。用于骨折,跌打损伤,风湿关节痛,通经,胃寒痛,牙痛,感冒风寒,外伤出血。用法用量:1~3钱,水煎或泡酒分数次服。外用适量,干粉撒患处。备注:(1)有小毒,内服量不宜过大,如中毒则出现全身发麻。别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女儿红叶2022-10-07 19:22:22
中药材“女儿红叶”。出处:《分类草药性》。功能主治:①《分类草药性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大半边旗2022-10-07 19:24:38
中药材“大半边旗”。别名:岩凤尾草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林下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陆生蕨类植物,植株高50120cm。根茎横走,顶端及叶柄被钻形鳞片。叶革质,近簇生,二型;叶柄栗色至深棕色,具4棱,在羽轴上面两侧隆起的狭边上有锯齿状小突起,其余光滑;孢子叶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二回半边羽状深裂;裂片三角形或半三角形,长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君迁子2022-10-07 19:26:55
中药材“君迁子”。别名:软枣、红蓝枣、黑枣。生境分布:山东、河北、江西。化学成分:根含7-甲基胡桃醌(7-methyljuglone)、君迁子醌(mamegakinolle)、异柿醌(isodiospyrine)、双异柿醌(bisisodiospyrin)等。 叶含杨梅皮甙(myricetrin,C21H20O12)。性味:甘、涩,平。...
查看详情 >> -
勒管草2022-10-07 19:29:18
中药材“勒管草”。别名:绿山麻柳、水苋菜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5002400m的林下荫湿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约60cm。茎肉质,通常分枝。叶对生,常不等大;叶柄长15cm;叶片卵形或狭卵形,长514cm,宽2.56.5cm,先端渐尖,基部稍斜,宽楔形,不对称,边缘密生牙齿或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乌榄2022-10-07 19:34:17
中药材“乌榄”。别名:木威子、黑榄。性味:根:淡,平。叶:微苦、微涩,凉。功能主治:根:舒筋活络,祛风祛湿。用于风湿腰腿痛,手足麻木。 叶:清热解毒,消肿止痛。用于感冒,上呼吸道炎,肺炎,多发性疖肿。用法用量:根0.5~1两。叶:3~6钱。别名:木威子(《本草拾遗》),乌橄榄(《海槎余录》)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平原、丘陵地、山地密林中。分布福建、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黑芝麻2022-10-07 18:25:20
中药材“黑芝麻”。别名:胡麻、油麻、巨胜、脂麻。性状:本品呈扁卵圆形,长约3mm,宽约2mm。表面黑色,平滑或有网状皱纹。尖端有棕色点状种脐。种皮薄,子叶2,白色,富油性。气微,味甘,有油香气。炮制:黑芝麻除去杂质,洗净,晒干。用时捣碎。 炒黑芝麻取净黑芝麻,照清炒法(附录Ⅱ D)炒至有爆声。用时捣碎。鉴别:(1) 取本品1g,研碎,加石油醚(60~90℃)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鸬鹚骨2022-10-07 18:28:58
中药材“鸬鹚骨”。出处:《本草经集注》。功能主治:陶弘景:...
查看详情 >> -
鲨鱼骨2022-10-07 18:30:11
中药材“鲨鱼骨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栖息于暖温性近海。 资源分布:我国分布于东海和黄海。原形态:阔口真鲨,体纺锤形。一般长达1m。头宽扁。吻突出,前端钝圆,背视弧形。眼圆形,瞬膜发达。鼻孔宽大,斜侧位。前鼻瓣后部具一小三角形突出,后鼻瓣不分化。口长约为口宽的1/2。唇褐短小,上颌牙宽扁三角形,下颌牙较狭而直,牙边缘均具细锯齿。/喷水孔消失。鳃孔5个。背鳍2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马鬐膏2022-10-07 18:31:22
中药材“马鬐膏”。别名:马膏(《灵枢》),马鬐头膏(《别录》),马脂(《丹房鉴源》)。出处:《本草经集注》。性味:①《别录》: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