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桧叶2022-10-07 19:11:02

    中药材“桧叶”。出处: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。原形态:圆柏(《尔雅翼》),又名:栝(《禹贡》),桧(《诗经》),刺柏(《本草汇言》),红心柏、真珠柏。 常绿大乔木,高可达15~20米,胸径40~60厘米;树皮幼时赤褐色,成片状剥落,老时灰褐色,浅纵裂,成狭条脱落;枝条圆形,红褐色(幼时绿色)。叶有两种,在幼树或嫩枝上的为针形,对生或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松花2022-10-07 19:13:21

    中药材“松花”。别名:松黄、松粉、松花粉。出处:松花,始载于《新修本草》,谓:“松花名松黄,拂取似蒲黄正尔。”1.《本草图经》谓:“其花上黄粉名松黄,山人及时拂取,作汤点之甚佳。但不堪停久,故鲜用寄远。”2.《纲目》谓:“松树螺砢修耸多节,其皮租厚有鳞形,其叶后凋……二、三月抽蕤生花,长四五寸,采其花蕊为松黄。结实状如猪心,叠成鳞砌,秋老则子长鳞。”并谓其叶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散尾葵2022-10-07 19:15:38

    中药材“散尾葵”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现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有栽培,多植于庭园或花圃 资源分布:原产非洲马达加斯加。原形态:散尾葵,丛生灌木至小乔木,高38m。茎基部膨大。叶羽状全裂,扩燕尾服而稍弯,长约1.5m;裂片4060对,2列排列,披针形,长3550cm,宽1.22cm,先端长尾状渐尖并具不等长的短2裂,顶端的羽片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岩筋菜2022-10-07 19:17:54

    中药材“岩筋菜”。性味:辛,平。功能主治:散寒,平喘。用于风寒感冒,咳嗽,哮喘,跌打损伤。用法用量:2~3钱。出处: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、灌木林中阴暗处。分布西藏、云南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约20厘米。根茎扭曲或具短的地上茎,顶端具狭卵状披针形的鳞片。叶基生,革质,倒卵状匙形,长6~10厘米,全缘,有网脉,上面绿色,下面白绿色,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小芸木2022-10-07 19:20:09

    中药材“小芸木”。别名:癞蛤蟆跌打[云南]、鸡屎木、山黄皮[广西]。性味:苦、辛,温。注意:孕妇慎用。功能主治:疏风解表,散瘀止痛。根:感冒咳嗽,胃痛,风湿骨痛;外用治跌打肿痛,骨折。用法用量:3~5钱。外用适量,鲜叶捣烂或根研粉酒调敷患处。别名:鸡屎木、山黄皮(《广西中草药》),癞蛤蟆跌打、野黄皮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。出处:《广西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夹蛇龟2022-10-07 19:22:23

    中药材“夹蛇龟”。别名:摄龟(《尔雅》),陵龟(《尔雅》郭璞注),蠳龟(《抱朴子》),鸯龟(陶弘景),呷蛇龟(《唐本草》),啖蛇龟(《食疗本草》),克蛇龟(《浙江中药手册》),断版龟(江苏)。出处:《蜀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栖于山溪中。分布浙江、江苏、湖南、湖北。原形态:体长圆形,背、腹均有坚硬的鳞甲;甲长约15厘米左右。头略呈矩圆形;头顶光滑无鳞,黄绿色,头侧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大伸筋草2022-10-07 19:24:39

    中药材“大伸筋草”。别名:马尾千金草、鹿角草、青蛇勒公、裤带藤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附生于密林树干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。原形态:茎柔软下垂,附生,长2077cm,多回二叉分枝。叶螺旋状排列,直立,密覆枝上,披针形,长58mm,宽约2.5mm,先端渐尖略内弯,全缘,基部楔形,光滑;中脉不明显。孢子囊穗细长,直径2.5mm,或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周裂秋海棠2022-10-07 19:26:56

    中药材“周裂秋海棠”。别名:水天葵、水八角莲、蜈蚣七、红八角莲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650950m的山谷密林下或潮湿的岩石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湖南、广西、广东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周多年生肉质草本,高达40cm。根茎长而斜升;无茎或有短茎。叶基生;叶柄紫红以,长达34cm,被紫红色短柔毛;叶片纸质,近圆形,长、宽约514cm,掌状深裂几达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北丝石竹2022-10-07 19:29:22

    中药材“北丝石竹”。别名:商陆、银柴胡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丘陵向阳坡地、沙砾质坡地、固走沙地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。根圆柱形或圆锥形。茎高5070cm,紫色,有毛,上部常多分枝。单叶对生;叶片披针形或线披针形,全缘,主脉3条。聚伞花序顶生;花小,淡紫色;花萼短钟形,长2mm,5裂,裂片广卵形,边缘膜质;花瓣5,长椭圆形;雄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
  • 倒水莲2022-10-07 19:31:59

    中药材“倒水莲”。别名:金鸡尾。性味:苦、涩,寒。功能主治:清热,燥湿,止痢。用于湿热黄疸,腹痛泻痢,疟疾寒热,目赤肿痛。用法用量:4~8钱。出处:《四川中药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湿润的山沟、岩边或草丛中。分布四川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无毛,高40~80厘米。根茎短,须根丛生,外皮褐色,有绒毛。茎有棱。基生叶2~3四三出复叶,基部具鞘状托叶,抱茎;小叶卵状长圆……...

    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