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黑节草2022-10-07 18:25:23
中药材“黑节草”。别名:大黑节草、肝炎草、小接骨丹、大接骨草、四棱草。出处:《红河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路旁草丛中。分布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。茎直立,圆柱形,高30~50厘米,基部木质,节部略膨大,稍带紫黑色。叶对生;叶柄短;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,长4~12厘米,宽1.5~4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阔楔形,全缘,上面绿色,下面粉绿色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麂子草2022-10-07 18:27:47
中药材“麂子草”。别名:柄叶石松、石根子、石子草、石松柏、盗汗草、白布草、虱子草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低山常绿阔叶林区,附生在树干或岩壁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附生植物,茎柔软下垂,长2030cm,多回二叉分枝。叶革质,螺旋状排列,基部扭曲而呈2列状;叶片椭圆形或披针形,长11.5cm,宽34mm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鸡蛋花2022-10-07 18:29:01
中药材“鸡蛋花”。别名:缅栀子。性味:甘,凉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利湿,止咳。用于预防中暑,肠炎,细菌性痢疾,消化不良,小儿疳积,传染性肝炎,支气管炎。用法用量:1~3钱。别名:蛋黄花、擂捶花(《广东中药》Ⅱ),大季花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。出处:《岭南采药录》。生境分布:栽培于庭园、花圃。分布广东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鸡蛋花,又名:缅栀子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。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鲨鱼胎2022-10-07 18:30:13
中药材“鲨鱼胎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栖息于近海底层,主食中小型鱼类及甲壳动物。卵胎生,每胎产仔10余尾。 资源分布:我国分布于渤海、黄海、东海及南海。黄海产量较大。原形态:扁头哈那鲨,体长一般达23m,前部较粗大,后部渐细小,尾狭长。头扁宽,前缘广圆,吻中长,约为头长的1/4。眼长圆形,无瞬膜。鼻孔中大,下侧位,前鼻瓣后部圆,突出。口宽大,广弧形,下唇褐发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马齿苋子2022-10-07 18:31:25
中药材“马齿苋子”。出处:《开宝本草》。功能主治:《开宝本草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顺地红2022-10-07 18:32:35
中药材“顺地红”。别名:猪蹄甲子(陕西)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700m左右的山坡路旁、石壁或灌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甘肃、湖北等地。原形态:川鄂爬山虎 木质藤本。小枝四棱形,幼时常为红色,无毛或有柔毛。卷须多分枝,与叶对生,末端有吸盘。叶为掌状复叶,总叶柄长45cm,常为紫红色;小叶5,倒卵形或椭圆形;中央小叶长58cm,宽23cm,先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雀卵2022-10-07 18:33:44
中药材“雀卵”。出处:《别录》。归经:《会约医镜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金线草根2022-10-07 18:36:02
中药材“金线草根”。别名:海根(《本草拾遗》),铁棱角三七、铁箍散(《浙江天日山药植志》),蓼子七(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),土三七、铁拳头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。出处: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性味:苦涩,温。 ①《本草拾遗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通草2022-10-07 18:38:19
中药材“通草”。别名:通花根、大通草、白通草、方通、泡通。性状:本品呈圆柱形,长20~40cm,直径1~2.5cm。表面白色或淡黄色,有浅纵沟纹。体轻,质松软,稍有弹性,易折断,断面平坦,显银白色光泽,中部有直径0.3~1.5cm的空心或半透明的薄膜,纵剖面呈梯状排列,实心者少见。无臭,无味。贮藏:置干燥处。炮制:除去杂质,切厚片。鉴别:本品横切面:全部为薄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血经草2022-10-07 18:40:39
中药材“血经草”。别名:狼尾巴草、狼尾花、红丝麻、青桩莲、鹭鸶连。性味:淡,凉。功能主治:活血调经,散瘀消肿,利尿。用于月经不调,白带,小便不利,跌打损伤,痈疮肿毒。用法用量:0.5~1两;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患处。别名:女儿红、紫背红、叶底红、天青地红、叶下红、、石紫苏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600900m的山坡、山谷疏林下或路边水旁温地。 资源分布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