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斑叶堇菜2022-10-07 19:15:42
中药材“斑叶堇菜”。别名:天蹄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草地、林下、灌丛中或阴处岩石缝隙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及陕西、甘肃、安徽等地。原形态:多年生草本,高312cm。根茎通常短而细。叶均基生,呈莲座状;叶柄长短不一,长17cm;托叶淡绿色或苍白色,近膜质,2/3与叶柄合生,披针形;叶片圆形或卵圆形,长1.25cm,宽14.5cm,先端圆或钝,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岩檀香2022-10-07 19:17:58
中药材“岩檀香”。别名:山檀香、土地瓜、山梨儿。性味:甘、辛,平。功能主治:行气,消食。用于胸腹胀痛,食物不消。用法用量:1~3钱。别名:土地瓜、山梨儿。出处: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灌木丛中。分布四川等地。原形态:灌木,高约80厘米。地下多球形的根,内面白色,汁液味甜。新枝棕黄色,密被硬毛和柔毛。单叶互生;叶片革质;倒卵形,全缘,略反卷,上面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小茴香2022-10-07 19:20:13
中药材“小茴香”。性状:本品为双悬果,呈圆柱形,有的稍弯曲,长4~8mm,直径1.5~2.5mm。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色,两端略尖,顶端残留有黄棕色突起的柱基,基部有时有细小的果梗。分果呈长椭圆形,背面有纵棱5条,接合面平坦而较宽。横切面略呈五边形,背面的四边约等长。有特异香气,味微甜、辛。贮藏:置阴凉干燥处。炮制:小茴香:除去杂质。 盐小茴香:取净小茴香,照盐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太白米2022-10-07 19:22:27
中药材“太白米”。别名:假百合。性味:辛,温。功能主治:宽胸理气,止咳止痛。用于心胃气痛,胸闷,咳嗽,呕吐。用法用量:0.5~2钱,水煎服或研粉吞服4~8分。别名:九子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高山草丛或灌木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四川、西藏等地。原形态:假百合 多年生草本。茎高60150cm,近无毛。鳞茎呈窄卵形或近圆筒形,由基生叶的基部增厚套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多穗石柯叶2022-10-07 19:24:43
中药材“多穗石柯叶”。别名:甜茶。出处:金华《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》。生境分布:生于温暖的山地,在土壤湿润肥沃的山谷中生长最好。分布长江以南各地。原形态:常绿乔木,高7~15米。树皮灰褐色;小枝无毛。单叶互生;卵状披针形至近椭圆形,长12~20厘米,宽5~8厘米,先端渐尖攻尾尖,基部楔形,全缘,下面有灰白色鳞粃,无毛;叶柄长1.5~2厘米。雌花序常顶生,长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吴茱萸叶2022-10-07 19:27:00
中药材“吴茱萸叶”。出处:《日华子本草》。原形态:植物形态详...
查看详情 >> -
化药2022-10-07 19:29:30
中药材“化药”。别名:岩边七、小贯众、铁钉耙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2003500m的山坡林下、溪沟边或灌木丛下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甘肃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等地。原形态:植株高6080cm。根茎短而斜升,连同叶柄基部被暗褐色、披针形或狭披针形鳞片。叶簇生;叶柄长2030cm,深禾秆色,基部以上有疏鳞片;叶片长圆形,纸质,长2050cm,宽2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假木豆2022-10-07 19:32:03
中药材“假木豆”。别名:千斤拔、野蚂蝗。生境分布:贵州、广东、广西、台湾、云南。性味:辛、甘,寒。功能主治:清热,凉血,强筋,壮骨,健脾利湿。主治喉痛,腹泻,跌打损伤,骨折,内伤吐血。用法用量:2.5~5钱,外用适量,捣烂加酒糟炒热敷患处。别名:曱甴草、野马蝗(《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》),千金不藤(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豆科》)。出处:《梧州草药及常见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中华里白2022-10-07 19:34:22
中药材“中华里白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4001700m的溪边或林下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原形态:大型陆生蕨类植物,植株高约3m。根茎深棕色,横走,密被棕色鳞片,叶大型,坚纸质,二回羽状;叶柄深棕色,密被红棕色鳞片,后变光滑;羽片长圆形,长约1m,宽约20cm;小羽片多数,互生,披针形,长1418cm,宽2.4cm,羽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鹿靥2022-10-07 18:27:47
中药材“鹿靥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功能主治:治瘿病。复方:治五瘿:鹿靥,以酒渍,炙干,再纳酒中更浸,炙令香,咽汁,味尽更易。(《僧深集方》五瘿丸)。出处:出自《本草纲目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1.栖于混交林、山地草原及森林近缘。 2.栖于混交林、高山的森林草原。 资源分布:1.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华南。 2.分布于东北、西北及内蒙古等地。原形态:1.梅花鹿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