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虎杖2022-10-07 18:42:46
中药材“虎杖”。别名:花斑竹、酸筒杆、酸汤梗、川筋龙、斑庄、斑杖根、大叶蛇总管、黄地榆。性状:本品多为圆柱形短段或不规则厚片,长1~7cm,直径0。5~2。5cm。外皮棕褐色,有纵皱纹及须根痕,切面皮部较薄,木部宽广,棕黄色,射线放射状,皮部与木部较易分离。根茎髓中有隔或呈空洞状。质坚硬。气微,味微苦、涩。贮藏:置干燥处,防霉,防蛀。炮制:除去杂质,洗净,润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虎尾轮根2022-10-07 18:42:46
中药材“虎尾轮根”。出处:《闽南民间草药》。归经:入肺、胃、肾三经。 ①《广西中药志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虎尾兰2022-10-07 18:42:45
中药材“虎尾兰”。别名:老虎尾、弓弦麻。性味:酸、凉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、去腐生肌。用于感冒咳嗽,支气管炎,跌打损伤;外用治痈疮肿毒,毒蛇咬伤。用法用量:0.5~1两。外用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备注:(1)金边虎尾兰S. trifasciata Prain var. laurentii N. E. Brown与虎尾兰同供药用。别名:老虎尾(《陆川本草》)。出处: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虎头兰2022-10-07 18:42:44
中药材“虎头兰”。别名:树茭瓜、树蕉瓜、折鹤兰、野芭蕉、牛屎别草、大甩头、黄壳鱼子兰。出处:虎头兰载于《植物名实图考》,曰:“虎头兰硕大,多红丝,心尤斑烂,有色无香,能耐霜雪。”并附图。从其图文看,当是本种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林下石上或附生于树上。 资源分布:我国分布于西南及西藏。各地有栽培。原形态:虎头兰,附生植物。假鳞茎粗壮,长椭圆形,稍扁。叶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蘘荷子2022-10-07 18:42:44
中药材“蘘荷子”。出处:《纲目》。注意: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虎杖叶2022-10-07 18:42:43
中药材“虎杖叶”。出处:《本草拾遗》。化学成分:叶含异槲皮甙,较多的叶绿醌C和叶绿醌B,鞣质17%。功能主治:①《本草拾遗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蘼芜2022-10-07 18:42:43
中药材“蘼芜”。别名:蕲莲、蘪芜(《尔雅》),薇芜(《本经》),江蒿(《上林赋》),芎藭苗(《别录》),川芎苗(《履巉岩本草》)。出处:《本经》。归经:《本草汇言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蘘荷花2022-10-07 18:42:42
中药材“蘘荷花”。别名:山麻雀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谷中阴湿处,江苏也有栽培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浙江等地。自产自销。原形态:蘘荷,多年生草本,高0.51m。根茎肥厚,圆柱形,淡黄色。叶柄长0.51.7cm或无柄;叶舌膜质,2裂,长0.31.2cm;叶片披针状椭圆形或线状披针形,长2037cm,宽36cm,叶面无毛,叶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虎咬癀2022-10-07 18:42:42
中药材“虎咬癀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空旷沙地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、海南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一年生草本,全体被星状柔毛。茎匍匐状,分枝多。基生叶莲座状,早落,茎生叶假轮生或对生,倒卵形至矩圆状匙形,长622mm,宽515mm,先端钝圆或急尖,基部渐狭;叶柄甚短。花14朵簇生,无梗或近无梗;萼片5,椭圆形或矩圆形,长46mm;无花瓣;雄蕊5,有时多至1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虎皮楠2022-10-07 18:42:41
中药材“虎皮楠”。生境分布:浙江、台湾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。性味:苦、涩,凉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活血散瘀。主治感冒发热,扁桃体炎,脾脏肿大,毒蛇咬伤,骨折。用法用量:0.5~1两;外用鲜叶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出处:始载于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湖北、湖南、台湾、广东等地。原形态:虎皮楠 常绿小乔木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