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蝴蝶树2022-10-07 18:41:16
中药材“蝴蝶树”。别名:毛荚蒾、苦酸汤、绣球。生境分布:湖北、贵州、四川。性味:辛、苦、酸,温。功能主治:清热解毒,健脾消积。主治小儿疳积。用法用量:茎3钱,水煎服。别名:苦酸汤。出处:《贵州草药》。生境分布:生山野路旁。分布华东、华中至西南等地。原形态:落叶灌木,高达1米左右。嫩枝、叶柄及花序柄均有黄色星状柔毛。叶对生;叶片宽卵形、卵形,长4~6厘米,宽2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蝶兰2022-10-07 18:41:15
中药材“蝶兰”。别名:小接筋藤、金环草、缩筋草、分筋草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附生于海拔13001800m的林中树上和岩壁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态:蝶兰,多年生草本,植株簇生多数气生根;气根扁平如带,表面有多数疣状突起。茎短,长11.5cm。叶丛生;叶片长圆形,长约4cm,宽约2cm,基部具短鞘,关节明显;叶在花期脱落,仅存12枚。总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蝮蛇皮2022-10-07 18:41:15
中药材“蝮蛇皮”。出处:《唐本草》。功能主治:《唐本草》:...
查看详情 >> -
蝎子草2022-10-07 18:41:14
中药材“蝎子草”。别名:红藿毛草、火麻草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50800m的林下或沟边阴处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及陕西、河南等地。原形态:一年生草本,高达1m。茎直立,有棱,伏生硬毛及螫毛;螫毛直立而开展,长约6mm。叶互生;叶柄长210cm;托叶三角状锥形,早落;叶片圆卵形,长417cm,宽315cm,先端渐尖或尾状尖,基部圆形或近平截,叶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蝙蝠葛叶2022-10-07 18:41:14
中药材“蝙蝠葛叶”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林缘、灌丛中、田边、路旁及石砾滩地,或攀援于岩石上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华东及陕西、宁夏、甘肃、山东等地。原形态:蝙蝠葛 多年生缠绕藤本,长达10m以上。根茎细长、横走,黄棕色或黑褐色,有分枝。小枝绿色,有细纵纹。叶互生;圆肾形或卵圆形,边缘37浅裂片近三角形,长、宽各515cm,先端尖,基部心形或截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蝙蝠藤2022-10-07 18:41:13
中药材“蝙蝠藤”。别名:狗葡萄秧、小葛香、杨柳子棵、防己藤、黄攸香、什子苗、小青藤、黄根藤、金百脚、山地瓜秧、爬山秧子。出处:蝙蝠藤始见于《纲目拾遗》,云:...
查看详情 >> -
蝼蛄2022-10-07 18:41:13
中药材“蝼蛄”。别名:拉拉蛄、土狗。归经:归膀胱、大肠、小肠经。性味:咸,寒。有小毒。注意:体虚及孕妇忌服。功能主治:利水消肿。用于水肿、腹水、小便不利等症。用法用量:3~5只,焙干研粉,黄酒或温开水送服。备注:(1)用于大腹水肿、小便不利等实症,可与大戟、芫花等配伍。如用治尿闭,可用蝼蛄焙焦,趁热研碎,用黄酒或开水调服。别名:梧鼠(《荀子》),蝼蝈(《吕氏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蝲蛄石2022-10-07 18:41:12
中药材“蝲蛄石”。别名:东北蝲蛄[东北螯虾]、蝲蛄。生境分布:东北。功能主治:止血,止泻,利小便,壮筋骨。主治刀伤出血,小儿软骨,泻痢,心腹刺痛等。用法用量:1~2钱,外用适量。备注:蝲蛄是肺蛭的中间宿主。别名:东北蝲蛄、蝲蛄、东北螯虾、朝鲜螯虾。出处:始载于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生活于山地溪流或山地附近的河流中,白天隐于石块下,黄昏后开始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蝴蝶果2022-10-07 18:41:12
中药材“蝴蝶果”。别名:红翅槭。生境分布:长江流域及华南。性味:微苦、涩,凉。功能主治:清热,利咽喉。主治声音嘶哑,咽喉炎,扁桃体炎。用法用量:5~8钱,水煎服。别名:红蝴蝶。生境分布:生态环境:1.生于海拔5001800m的山地疏林中。 2.生于海拔10001500m的疏林中。 资源分布:1.分布于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 2.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 -
蝤蛑2022-10-07 18:41:11
中药材“蝤蛑”。别名:蝤媒(陶弘景),拨棹子、蟳(《本草图经》),海蟳(《闽中海错疏》)。出处:《日华子本草》。生境分布:我国沿海均有分布。原形态:全体被有坚硬的甲壳,背面灰绿色或棕红色,头胸部宽大,甲壳略呈扇状,长约6厘米,宽约9厘米;前方额缘有明显的尖齿6个;前侧缘亦有6个宽锯齿,额两侧有具有短柄的眼1对,能活动。口器由3对颚足组成,前端有大小触角2对。……...
查看详情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