害怕失去的简短成语(19个)
-
大公无私 [dà gōng wú sī]
-
汉·马融《忠经·天地神明》:“忠者中也,至公无私。”
-
指办事公正,没有私心。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,毫无个人打算。
-
大惊失色 [dà jīng shī sè]
-
《汉书·霍光传》:“群臣皆惊愕失色,莫敢发言。”
-
非常害怕,脸色都变了。
-
胆战心惊 [dǎn zhàn xīn jīng]
-
元·无名氏《碧桃花》第三折:“不由我不心惊胆战,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。”
-
战:通“颤”,发抖。形容十分害怕。
-
寒心酸鼻 [hán xīn suān bí]
-
战国·楚·宋玉《高唐赋》:“感心动耳,回肠伤气。孤子寡妇,寒心酸鼻。”
-
寒心:心中战粟;酸鼻:鼻子辛酸。形容心里害怕而又悲痛。
-
患得患失 [huàn dé huàn shī]
-
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其未得之也,患得之;既得之,患失之。苟患失之,无所不至矣!”
-
患:忧患,担心。担心得不到,得到了又担心失掉。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。
-
惶恐不安 [huáng kǒng bù ān]
-
《汉书·王莽传下》:“人民正营,无所措手足。”唐·颜师古注:“正营,惶恐不安之意也。”
-
内心害怕,十分不安。
-
斤斤计较 [jīn jīn jì jiào]
-
《诗·周颂·执竞》:“斤斤其明。”
-
斤斤:形容明察,引伸为琐碎细小。只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。
-
惊魂未定 [jīng hún wèi dìng]
-
宋·苏轼《谢量移汝州表》:“只影自怜,命寄江湖之上;惊魂未定,梦游缧绁之中。”
-
指受惊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。
-
惊弓之鸟 [jīng gōng zhī niǎo]
-
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;《晋书·王鉴传》:“黩武之众易动,惊弓之鸟难安。”
-
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。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。
-
惊心动魄 [jīng xīng dòng pò]
-
南朝梁·钟嵘《诗品》卷上:“文温以丽,意悲而远,惊心动魄,可谓几乎一字千金。”
-
使人神魂震惊。原指文辞优美,意境深远,使人感受极深,震动极大。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。
-
惊天动地 [jīng tiān dòng dì]
-
唐·白居易《李白墓》诗:“可怜荒冢穷泉骨,曾有惊天动地文。”
-
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。
-
利害得失 [lì hài dé shī]
-
清·岭南羽衣女士《东欧豪杰传》第四回:“我虽然素有是志,可恨自己学问太浅,不能够把那利害得失,详详密密说将出来,感动大众,所以稽延至今,甚为憾事。”
-
好处和坏处,得益和损失。
-
无所不至 [wú suǒ bù zhì]
-
《论语·阳货》:“既得之,患失之,苟患失之,无所不至矣。”
-
至:到。指没有不到的地方。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。
-
心惊胆战 [xīn jīng dǎn zhàn]
-
元·无名氏《碧桃花》第三折:“不由我不心惊胆战,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。”
-
战:通“颤”,发抖。形容十分害怕。
-
心惊肉跳 [xīn jīng ròu tiào]
-
元·无名氏《争报恩》第三折:“不知怎么,这一会儿心惊肉战,这一双好小脚儿再走也走不动了。”
-
形容担心灾祸临头,恐慌不安。
-
惊慌失色 [jīng huāng shī sè]
-
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七十三回:“倪太守正与倪忠毫无主意,看见开门,以为恶奴前来陷害,不由的惊慌失色。”
-
惊慌之极而面目变色。
-
毛骨悚然 [máo gǔ sǒng rán]
-
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九十七回:“秦王闻之,不觉毛骨悚然。”
-
悚然:害怕的样子。汗毛竖起,脊梁骨发冷。形容十分恐惧。
-
自私自利 [zì sī zì lì]
-
《晋书·潘尼传》:“忧患之接,必生于自私,而兴于有欲。”《列子·杨朱》:“大禹不以一身自利,一体偏枯。”
-
私心很重,只为个人利益打算。
-
公而忘私 [gōng ér wàng sī]
-
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故化成俗定,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,国耳忘家,公耳忘私,利不苟就,害不苟去,唯义所在。”
-
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,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。
害怕失去的简短成语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 22302
标签:
害怕失去的简短成语
咬字典百科 » 害怕失去的简短成语
免责声明: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;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