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语关于树木的成语(30个)
-
百年树人 [bǎi nián shù rén]
-
《管子·权修》:“一年之计,莫如树谷;十年之计,莫如树木,终身之计,莫如树人。”
-
树:种植,栽培。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。
-
本末倒置 [běn mò dào zhì]
-
金·无名氏《绥德州新学记》:“然非知治之审,则未尝不本末倒置。”
-
本:树根;末:树梢;置:放。比喻把主次、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。
-
独树一帜 [dú shù yī zhì]
-
清·袁枚《随园诗话》卷三:“元、白在唐朝所以能独树一帜者,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。”
-
树:立;帜:旗帜。单独树起一面旗帜。比喻独特新奇,自成一家。
-
火树银花 [huǒ shù yín huā]
-
唐·苏味道《正月十五夜》诗:“火树银花合,尽桥铁锁开。”
-
火树:火红的树,指树上挂满灯彩;银花:银白色的花,指灯光雪亮。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。
-
揭竿而起 [jiē gān ér qǐ]
-
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斩木为兵,揭竿为旗。”
-
砍了树干当武器,举起竹竿当旗帜,进行反抗。指人民起义。
-
李代桃僵 [lǐ dài táo jiāng]
-
古乐府诗《鸡鸣》:“桃生露井上,李树生桃旁。虫来啮桃根,李树代桃僵。树木深相待,兄弟还相忘。”
-
僵:枯死。李树代替桃树而死。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。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。
-
两叶掩目 [liǎng yè yǎn mù]
-
北齐·刘昼《刘子新论·专学》:“夫两叶掩目,则冥然无睹;双珠填耳,必寂然无闻。”
-
如同两片树叶遮住了眼睛。比喻受到蒙蔽而对事物分辨不清楚。
-
羚羊挂角 [líng yáng guà jiǎo]
-
宋·严羽《沧浪诗话·诗辨》:“盛唐诸人唯在兴趣,羚羊挂角,无迹可求。”
-
羚羊夜宿,挂角于树,脚不着地,以避祸患。旧时多比喻诗的意境超脱。
-
落叶归根 [luò yè guī gēn]
-
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五:“叶落归根,来时无口。”
-
飘落的枯叶,掉在树木根部。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。多指客居他乡的人,终要回到本乡。
-
盘根错节 [pán gēn cuò jié]
-
《后汉书·虞诩传》:“志不求易,事不避难,臣之职也;不遇盘根错节,何以别利器乎?”
-
盘:盘曲;错:交错;节:枝节。树木的根枝盘旋交错。比喻事情纷难复杂。
-
蚍蜉撼树 [pí fú hàn shù]
-
唐·韩愈《调张籍》诗:“蚍蜉撼大树,可笑不自量。”
-
蚂蚁想摇动大树。比喻自不量力。
-
枪林弹雨 [qiāng lín dàn yǔ]
-
清 孙雨林《皖江血》:“此时人心一半改,结局真难测。且画策,枪林弹雨,木坏山颓,江城付劫灰。”
-
枪杆象树林,子弹象下雨。形容战斗激烈。
-
乔迁之喜 [qiáo qiān zhī xǐ]
-
《诗·小雅·伐木》:“伐木丁丁,鸟鸣嘤嘤,出自幽谷,迁于乔木。”
-
乔迁:鸟儿飞离深谷,迁到高大的树木上去。贺人迁居或贺人官职升迁之辞。
-
守株待兔 [shǒu zhū dài tù]
-
《韩非子·五蠹》记载: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,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,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,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。
-
株:露出地面的树根。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。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,不知变通。
-
树欲静而风不止 [shù yù jìng ér fēng bù zhǐ]
-
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九:“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也。”
-
树想要静下来,风却不停地刮着。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。现也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。
-
树倒猢狲散 [shù dǎo hú sūn sàn]
-
宋·庞元英《谈薮·曹咏妻》:“宋曹咏依附秦桧,官至侍郎,显赫一时。……咏百端威胁,德斯卒不屈。及秦桧死,德斯遣人致书于曹咏,启封,乃《树倒猢狲散赋》一篇。”
-
树倒了,树上的猴子就散去。比喻靠山一旦垮台,依附的人也就一哄而散。
-
树大根深 [shù dà gēn shēn]
-
京剧《沙家浜》第四场:“参谋长树大根深,往后还求您多照应。”
-
比喻势力强大,根基牢固。
-
叶落归根 [yè luò huī gēn]
-
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五:“叶落归根,来时无口。”
-
树叶从树根生发出来,凋落后最终还是回到树根。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。多指作客他乡的人最终要回到本乡。
-
一叶知秋 [yī yè zhī qiū]
-
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。”宋·唐庚《文录》引唐人诗:“山僧不解数甲子,一叶落知天下秋。”
-
从一片树叶的凋落,知道秋天的到来。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,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。
-
缘木求鱼 [yuán mù qiú yú]
-
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以若所为,求若所欲,犹缘木而求鱼也。”
-
缘木:爬树。爬到树上去找鱼。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,不可能达到目的。
-
芝兰玉树 [zhī lán yù shù]
-
《晋书·谢安传》:“譬如芝兰玉树,欲使其生于庭阶耳。”
-
比喻有出息的子弟。
-
指桑骂槐 [zhǐ sāng mà huái]
-
他每日边指桑树骂槐树,百般称快。 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六十二回
-
指着桑树骂槐树。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,实际上是骂那个人。
-
革故鼎新 [gé gù dǐng xīn]
-
《周易·杂卦》:“革,去故也,鼎,取新也。”
-
革:改变,革除;故:旧的;鼎:树立。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。现泛指除去旧的,建立新的。
-
柳暗花明 [liǔ àn huā míng]
-
唐·武元衡《摩河池送李侍御之凤翔》:“柳暗花明池上山,高楼歌洒换离颜。”宋·陆游《游山西村》诗:“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”
-
垂柳浓密,鲜花夺目。形容柳树成荫,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。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。
-
茂林修竹 [mào lín xiū zhú]
-
晋·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:“此地有崇山峻岭,茂林修竹。”
-
修:长。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。
-
铁树开花 [tiě shù kāi huā]
-
明·王济《君子堂日询手镜》:“吴浙间尝有俗谚云,见事难成,则云须铁树开花。”
-
铁树:也叫苏铁,常绿乔木,不常开花。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。
-
一叶障目 [yī yè zhàng mù]
-
毛泽东《论持久战》:“一叶障目,不见泰山,而自以为是。”
-
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,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。
-
玉树临风 [yù shù lín fēng]
-
清·荑荻散人《玉娇梨》第20回:“其人品之美,翩翩皎皎,有如玉树临风。”
-
形容人风度潇洒,秀美多姿。亦作“临风玉树”。
-
枯木逢春 [kū mù féng chūn]
-
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二十三:“唐州大乘山和尚问:‘枯树逢春时如何?’师曰:‘世间希有。’”
-
枯干的树遇到了春天,又恢复了活力。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获得生机。
-
杨柳依依 [yáng liǔ yī yī]
-
杨柳:古诗文中杨柳通用,泛指柳树。依依:轻柔的样子。古人送行,折柳相赠,表示依依惜别。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。
英语关于树木的成语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 23236
标签:
英语关于树木的成语
咬字典百科 » 英语关于树木的成语
免责声明: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;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