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容在海边游玩的成语(34个)
-
百川归海 [bǎi chuān guī hǎi]
-
《淮南子·氾论训》:“百川异源,而皆归于海。”
-
川:江河。许多江河流入大海。比喻大势所趋或众望所归。也比喻许多分散的事物汇集到一个地方。
-
碧海青天 [bì hǎi qīng tiān]
-
唐·李商隐《嫦娥》:“嫦娥应悔偷灵药,碧海青天夜夜心。”
-
原是形容嫦娥在广寒宫夜夜看着空阔的碧海青天,心情孤寂凄凉。后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坚贞。
-
波光粼粼 [bō guāng lín lín]
-
阿来《尘埃落定》第七章:“月亮升起来,照着波光粼粼的小河。”
-
波光: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。粼粼:形容水石明净。波光明净。
-
波涛汹涌 [bō tāo xiōng yǒng]
-
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策传》:“是岁地连震”注引《吴录》:“是冬魏文帝至广陵,临江观兵……帝见波涛汹涌,叹曰:‘嗟乎!固天所以隔南北也。’”
-
汹涌:水势腾涌的样子。形容波浪又大又急。
-
不知不觉 [bù zhī bù jué]
-
明·赵弼《两教辨》:“遂使昏愚之徒,听其妖诞,舍正从邪,醉生梦死,不知不觉。尧舜三代以前,未闻有此教。”
-
知:知道;觉:觉察。没有意识到,没有觉察到。现多指未加注意。
-
八仙过海 [bā xiān guò hǎi]
-
明·无名氏《八仙过海》第二折:“则俺这八仙过海神通大,方显这众圣归山道法强,端的万古名扬。”
-
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,各有一套法术。民间因有“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”的谚语。后以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,互相竞赛。
-
沧海横流 [cāng hǎi héng liú]
-
晋·袁宏《三国名臣序赞》:“沧海横流,玉石同碎。”《晋书·王尼传》:“沧海横流,处处不安也。”
-
沧海:指大海;横流:水往四处奔流。海水四处奔流。比喻政治混乱,社会动荡。
-
沧海桑田 [cāng hǎi sāng tián]
-
晋·葛洪《神仙传·麻姑》:“麻姑自说云,接待以来,已见东海三为桑田。”
-
桑田:农田。大海变成桑田,桑田变成大海。比喻世事变化很大。
-
沧海一粟 [cāng hǎi yī sù]
-
宋·苏轼《前赤壁赋》:“寄蜉蝣天天地,渺苍海之一粟。”
-
粟:谷子,即小米。大海里的一粒谷子。比喻非常渺小。
-
沧海遗珠 [cāng hǎi yí zhū]
-
《新唐书·狄人杰传》:“仲尼称观过知仁,君可谓沧海遗珠矣。”
-
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人所遗漏。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。
-
乘风破浪 [chéng fēng pò làng]
-
《宋书·宗悫传》:“悫年少时,炳问其志,悫曰:‘愿乘长风破万里浪。’”
-
船只乘着风势破浪前进。比喻排除困难,奋勇前进。
-
持蠡测海 [chí lí cè hǎi]
-
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:“以管窥天,以蠡测海。” 唐·杜甫《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》:“谬持蠡测海,沉挹酒如渑。”
-
蠡:瓠瓢,古代舀水用具。指用瓢来测量海水的深浅多少。比喻用浅薄的眼光去看待高深的事物。
-
春深似海 [chūn shēn sì hǎi]
-
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0回:“这屋里那块‘四乐堂’的匾,可算挂定了!不然,这‘春深似海’的屋子,也就难免‘愁深似海’。”
-
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。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。
-
沧海一鳞 [cāng hǎi yī lín]
-
《冷眼观》第七回:“因要替一个死百姓伸冤,先得罪了一位阔公子,把自己从前十载青灯,半生黄卷,都随着乌鞭黑帽,犹如沧海一鳞,巫山片云,顷刻间风弛电掣,卷入无何有之乡。”
-
大海中的一片鱼鳞。比喻非常渺小。
-
愁山闷海 [chóu shān mèn hǎi]
-
元·无名氏《争报恩》第二折:“俺又不曾弄月嘲风,怎揽这场愁山闷海。”
-
忧愁如山,苦闷似海。形容愁闷象山一样大,象海一样深,无法排遣。
-
辞金蹈海 [cí jīn dǎo hǎi]
-
《史记·鲁仲连邹阳列传》载:战国时,秦军围赵都邯郸,齐人鲁仲连以利害进说赵魏大臣,劝阻尊秦昭王为帝,并表示若秦王为帝,则自己将蹈东海而死。秦军退后,赵平原君以千金谢之,鲁仲连却不受,以为为人排难解纷而取酬,是商贾之事。
-
比喻不慕富贵,慷慨有气节。
-
大势所趋 [dà shì suǒ qū]
-
宋·陈亮《上孝宗皇帝第三书》:“天下大势之所趋,非人力之所能移也。”
-
大势:指整个局势。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。
-
刀山火海 [dāo shān huǒ hǎi]
-
汉 高安世译《佛说鬼问目连经》:“我一生已来,或登刀山剑树地狱,或堕火坑……”
-
比喻极其危险和困难的地方。
-
倒海翻江 [dǎo hǎi fān jiāng]
-
宋·陆游《夜宿阳山矶》诗:“五更颠风吹急雨,倒海翻江洗残暑。”
-
形容力量或声势非常浩大。
-
倒山倾海 [dǎo shān qīng hǎi]
-
《后汉书·董卓传》:“及残寇乘之,倒山倾海,昆冈之火,自兹而焚,《版荡》之篇,于焉而极。”
-
形容声势很大,力量无比。
-
道山学海 [dào shān xué hǎi]
-
明·无名氏《鸣凤记·邹林游学》:“道山学海功非浅,孔思周情文可传。”
-
道、学:学问。学识比天高比海深。形容学识渊博。
-
东海捞针 [dōng hǎi lāo zhēn]
-
元·柯丹丘《荆钗记·误讣》:“儿,此生休想同衾枕,要相逢除非东海捞针。”
-
从大海底下捞取一根针,形容非常难达到目的。
-
荡海拔山 [dàng hǎi bá shān]
-
摇动大海,拔起高山。形容人的力气非常大。
-
地负海涵 [dì fù hǎi hán]
-
语出唐·韩愈《南阳樊绍述墓志铭》:“其富若生蓄,万物必具,海含地负,放恣横从,无所统纪。”
-
指大地负载万物,海洋容纳百川。形容包罗万象,含蕴丰富。
-
东洋大海 [dōng yáng dà hǎi]
-
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7卷:“弄得神魂颠倒,意乱心迷,将前妻昔日恩义,撇向东洋大海。”
-
东洋:东边的大海。泛指无边无际的大海。
-
恩山义海 [ēn shān yì hǎi]
-
宋·晁端海《卜算子》:“恩义重如山,情意深如海。假使黄金北斗高,这一分,何由买?”
-
恩爱像高山一样重,情义像大海一样深。形容恩惠深,情义重。
-
翻江倒海 [fān jiāng dǎo hǎi]
-
宋·陆游《夜宿阳山矶》诗:“五更颠风吹急雨,倒海翻江洗残暑。”
-
原形容雨势大,后形容力量或声势非常壮大。
-
风平浪静 [fēng píng làng jìng]
-
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七:“僧问:‘风恬浪静时如何?’师曰:‘吹倒南墙。’”
-
指没有风浪。比喻平静无事。
-
覆海移山 [fù hǎi yí shān]
-
《敦煌变文集·维摩诘经讲经文》:“阿修罗众圣偏殊,覆海移山功力大,上住须弥福德强,平扶日月感神煞。”
-
翻转大海,移动大山。形容力量巨大。
-
翻江搅海 [fān jiāng jiǎo hǎi]
-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二十三回:“龙能喷云暧雾,播土扬沙。有巴山捎岭的手段,有翻江搅海的神通。”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十四回:“指挥说地谈天口,来诱翻江搅海人。”
-
形容水势浩大。多喻力量或声势非常壮大。也形容吵闹得很凶或事情搞得乱七八糟。
-
放龙入海 [fàng lóng rù hǎi]
-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21回:“此放龙入海,纵虎归山也,后欲治之,其可得乎?”
-
比喻放走敌人,留下后患。
-
风轻云淡 [fēng qīng yún dàn]
-
元·杨暹《西游记》第四本第十三出:“元定下的夫妻怎断,咱茶浓酒酣,趁着风轻云淡,省得着我倚门终日盼停骖。”
-
微风轻拂,浮云淡薄。形容天气晴好。同“风轻云净”、“云淡风轻”。
-
海北天南 [hǎi běi tiān nán]
-
唐·刘禹锡《送别四十六首·洛中逢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五首》:“昔年意气结群英,几度朝回一字行。海北天南零落尽,两人相见洛阳城。”
-
形容万里之遥,相距极远。亦形容地区各异。
-
海不扬波 [hǎi bù yáng bō]
-
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一卷:“道不拾遗,由在上有善政;海不扬波,知中国有圣人。”
-
比喻太平无事。
形容在海边游玩的词语(2个)
踏雪寻梅、奔腾不息
形容在海边游玩的成语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 24445
标签:
形容在海边游玩的成语
咬字典百科 » 形容在海边游玩的成语
免责声明: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;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