似人的成语都有哪些(30个)
-
八仙过海 [bā xiān guò hǎi]
-
明·无名氏《八仙过海》第二折:“则俺这八仙过海神通大,方显这众圣归山道法强,端的万古名扬。”
-
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,各有一套法术。民间因有“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”的谚语。后以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,互相竞赛。
-
出生入死 [chū shēng rù sǐ]
-
《老子》第五十章:“出生入死,生之徒十有三,死之徒十有三。”
-
原意是从出生到死去。后形容冒着生命危险,不顾个人安危。
-
国色天香 [guó sè tiān xiāng]
-
唐·李浚《摭异记》:“国色朝酣酒,天香夜染衣。”
-
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。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。
-
海阔天空 [hǎi kuò tiān kōng]
-
唐·玄览诗:“大海从鱼跃,长空任鸟飞。”
-
象大海一样辽阔,象天空一样无边无际。形容大自然的广阔。比喻言谈议论等漫无边际,没有中心。
-
厚德载物 [hòu dé zài wù]
-
《周易·坤》:“君子以厚德载物。”
-
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。
-
金枝玉叶 [jīn zhī yù yè]
-
唐·王建《宫中调笑》词:“胡蝶、胡蝶,飞上金枝玉叶。”
-
原形容花木枝叶美好。后多指皇族子孙。现也比喻出身高贵或娇嫩柔弱的人。
-
棋逢对手 [qí féng duì shǒu]
-
《晋书·谢安传》:“安常棋劣于玄,是日玄惧,便为敌手而又不胜。”唐·杜荀鹤《观棋》诗:“有时逢敌手,对局到深更。”
-
比喻争斗的双方本领不相上下。
-
倾国倾城 [qīng guó qīng chéng]
-
《诗·大雅·瞻卬》:“哲夫成城,哲妇倾城。”《汉书·外戚传》:“北方有佳人,绝世而独立,一顾倾人城,再顾倾人国。”
-
倾:倾覆;城:国。原指因女色而亡国。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。
-
守株待兔 [shǒu zhū dài tù]
-
《韩非子·五蠹》记载: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,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,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,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。
-
株:露出地面的树根。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。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,不知变通。
-
随遇而安 [suí yù ér ān]
-
清·刘献廷《广阳杂记》一:“随寓而安,斯真隐矣。”
-
随:顺从;遇:遭遇。指能顺应环境,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。
-
偷天换日 [tōu tiān huàn rì]
-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五十三回:“且说尹子崇自从做了这一番偷天换日的大事业,等到银子到手,便把原有的股东一齐写信去招呼。”
-
比喻暗中改变事物的真相,以达到蒙混欺骗的目的。
-
相濡以沫 [xiāng rú yǐ mò]
-
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泉涸,鱼相与处于陆,相呴以湿,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于江湖。”
-
濡:沾湿;沫:唾沫。泉水干了,鱼吐沫互相润湿。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,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。
-
行尸走肉 [xíng shī zǒu ròu]
-
晋·王嘉《拾遗记》卷六:“夫人好学,虽死若存;不学者,虽存,谓之行尸走肉耳。”
-
行尸:可以走动的尸体;走肉: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躯壳。比喻不动脑筋,不起作用,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。
-
学富五车 [xué fù wǔ chē]
-
《庄子·天下》:“惠施多方,其书五车。”
-
五车:指五车书。形容读书多,学识丰富。
-
叶公好龙 [yè gōng hào lóng]
-
汉·刘向《新序·杂事》记载: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,器物上刻着龙,房屋上也画着龙。真龙知道了,来到叶公家里,把头探进窗子。叶公一见,吓得拔腿就跑。
-
叶公:春秋时楚国贵族,名子高,封于叶(古邑名,今河南叶县)。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,实际上并不真爱好。
-
愚公移山 [yú gōng yí shān]
-
《列子·汤问》记载: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,他决心把山平掉,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,认为不能能。愚公说:我死了有儿子,儿子死了还有孙子,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,两座山终究会凿平。
-
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。
-
窈窕淑女 [yǎo tiǎo shū nǚ]
-
《诗经·周南·关睢》:“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”
-
窈窕:美好的样子。美好的女子。
-
珠光宝气 [zhū guāng bǎo qì]
-
清 漱六山房《九尾龟》:“簪饰虽是不多几件,而珠光宝气,晔晔照人。”
-
珠、宝:指首饰;光、气:形容闪耀着光彩。旧时形容妇女服饰华贵富丽,闪耀着珍宝的光色。
-
壮志凌云 [zhuàng zhì líng yún]
-
《汉书·扬雄传下》:“往时武帝好神仙,相如上《大人赋》,欲以风,帝反缥缥有凌云之志。”
-
壮志:宏大的志愿;凌云:直上云霄。形容理想宏伟远大。
-
精忠报国 [jīng zhōng bào guó]
-
《北史·颜之仪传》:“公等备受朝恩,当尽忠报国。”《宋史·岳飞传》:“初命何铸鞫之,飞裂裳以背示铸,有‘尽忠报国’四大字,深入肤理。”
-
为国家竭尽忠诚,牺牲一切。
-
龙生九子 [lóng shēng jiǔ zǐ]
-
明·徐应秋《玉芝堂谈荟·龙生九子》:“龙生九子不成龙,各有所好。”
-
比喻同胞兄弟品质、爱好各不相同。
-
满腹经纶 [mǎn fù jīng lún]
-
《易·屯》:“云雷屯,君子以经纶。”
-
比喻政治见识和主张。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。
-
韬光养晦 [tāo guāng yǎng huì]
-
《旧唐书·宣宗记》:“历太和会昌朝,愈事韬晦,群居游处,未尝有言。”
-
指隐藏才能,不使外露。
-
国士无双 [guó shì wú shuāng]
-
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诸将易得耳,至如信者,国士无双。”
-
国士:国中杰出的人物。指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。
-
精卫填海 [jīng wèi tián hǎi]
-
《山海经·北山经》:“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。女娃游于东海,溺而不返,故为精卫,常衔西山之木石,以堙于东海。”
-
精卫衔来木石,决心填平大海。旧时比喻仇恨极深,立志报复。后比喻意志坚决,不畏艰难。
-
金玉满堂 [jīn yù mǎn táng]
-
《老子》第九章:“金玉满堂,莫之能守。”
-
金玉财宝满堂。形容财富极多。也形容学识丰富。
-
破釜沉舟 [pò fǔ chén zhōu]
-
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羽乃悉引兵渡河,皆沉船,破釜甑,烧庐舍,持三日粮,以示士卒必死,无一还心。”
-
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。
-
飘飘欲仙 [piāo piāo yù xiān]
-
宋·苏轼《前赤壁赋》:“飘飘乎遗世独立,羽化而登仙。”
-
欲:将要。飘飞上升,像要超脱尘世而成仙。多指人的感受轻松爽快。亦形容诗文、书法等的情致轻快飘逸。
-
卧薪尝胆 [wò xīn cháng dǎn]
-
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越王勾路反国,乃苦身焦思,置胆于坐,坐卧即仰胆,饮食亦尝胆也。”
-
薪:柴草。睡觉睡在柴草上,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。形容人刻苦自励,发奋图强。
-
滔滔不绝 [tāo tāo bù jué]
-
五代后周·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·走丸之辩》:“张九龄善谈论,每与宾客议论经旨,滔滔不竭,如下阪走丸也。”
-
滔滔:形容流水不断。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。指话很多,说起来没个完。
似人的成语都有哪些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 24759
标签:
似人的成语都有哪些
咬字典百科 » 似人的成语都有哪些
免责声明: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;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