祭灶节的来历和风俗

【知识】0人已阅

祭灶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,也被称为小年、谢节、灶王节。中国民间信仰俗称为“送神”,琉球语称为“御愿解”。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,灶君、太岁神与民间诸神都要回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职,尤其灶君会向玉帝禀告人间善恶是非,作为对人类奖惩报应的依据,故人们大多在此时奉拜家中诸神与灶君。祭灶风俗始于周代。有祭灶、扫尘土、吃灶糖、洗浴、婚嫁等风俗。

风俗:

1、祭灶:是小年这天重要的活动。南方小年在腊月二十四,北方小年在腊月二十三。灶神的职责是执掌灶火,管理饮食。祭灶在中国民间有几千年历史了,灶神信仰是我国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。

2、扫尘土:腊月二十四,扫房子:从二十四开始一直到除夕,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,也叫扫尘日。

3、吃灶糖:吃灶糖流行于北方地区,俗话说二十三,糖瓜粘,过小年时,人们会买糖瓜、关东糖、麻糖等供奉,祈求灶王爷嘴甜些,上天言好事。

4、洗浴:大人、小孩都要洗浴、理发。民间有有钱没钱,剃头过年的说法。

5、婚嫁:过了小年,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,百无禁忌。娶媳妇、聘闺女不用择日子,称为赶乱婚。

- END -

猜你喜欢:
  • DeepSeek:仿制药的市场前景如何?
  • DeepSeek:仿制药能买吗?
  • 股票买入时机是什么?自己开户股票怎么买入
  • 音节是什么
  • 为什么都不愿意要电子发票
  • 标签:

    咬字典百科 » 祭灶节的来历和风俗
    免责声明: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;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
    相关推荐